】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新一代载人飞船和中国空间站有多牛?
http://www.CRNTT.com   2020-05-06 10:32:40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经过20多年独立自主发展和接续奋斗,我国已先后组织实施16次重大飞行任务,实现11名航天员共14人次太空飞行和安全返回,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的圆满成功,迎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任务实施的“开门红”,拉开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序幕,为后续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奠定坚实基础。

  季启明介绍,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一共规划12次飞行任务。此次任务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期间,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距离1998年国际空间站发射第一个模块晚了20多年。但周建平认为,中国空间站利用当代技术成果研发建设,虽建造时间晚于国际空间站,却充分考虑了技术进步对航天发展的作用。

  中国在能源技术、再生生保技术、空间探测技术以及科学研究设备等各方面都利用了20多年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成果。因此,中国空间站将站在更高的技术和科学起点上。

  例如未来中国空间站将设有共轨飞行的光学舱,“这个光学舱实际上是一个巡天望远镜,它的分辨率和大家熟知的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是相当的,但它的视场角要比哈勃望远镜大300多倍,10年内可以完成对大范围天体的巡天探测。”周建平表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