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中评社论坛实录:谁主香港沉浮?
http://www.CRNTT.com   2012-04-03 00:15:44


王卓祺:特首选举曝露建制内部的矛盾和撕裂,是一个新现象
 
  王卓祺:特首选举曝露建制内部的矛盾和撕裂,是一个新现象 

  首先看看这次选举的一些数据:梁振英拿到689票,唐英年拿到285票,何俊仁拿到76票,总共是1050票。这样看,似乎有82张废票,另外有64人没有入场,加上何俊仁的76张,即是222票,假设泛民的203票全部投了抗议票或给了何俊仁,泛民之外只有19张票没投给唐或梁。即是说,选举之前的所谓“废票运动”或“白票运动”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跟以前不同,这次是一场有实质竞争的选举,也是一次撕裂型的竞争,而梁振英仍拿到689票,我觉得其实一点也不容易。 

  另外,唐英年拿到390左右提名,现在得285票,大概跑了100票。在中央政府高调讲“大团结”和“顾全大局”时,唐英年仍有285票,很明显看到香港“建制内”的既得利益阶层,和泛民势力客观上统一阵线反对梁振英,反对中央支持的候选人,与中央政府号召的取向不一致,这是一个新现象。 

  这次选举值得关注之处在于,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掩饰不了建制派里面的矛盾、撕裂。“建制派”这名称其实有一点问题,因为它掩盖了很多阶级(比如商界里中小企和垄断性资本之间)或者政治立场的不同。建制里竟然有人采取和泛民一样的看法,批评另外一位候选人是土共,很奇怪,完全不能想象。理论上,建制应该是亲中的,但是竟然有人散播反共的看法,有些亲中人士开始觉得这部分人在政治立场上敌我不分。 

  从这选举中我们起码看到两方面事情。第一,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的裂缝,需重新审视。第二,在政治立场方面,建制内部有反中势力,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