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概念史研究的文化意蕴
http://www.CRNTT.com   2024-07-22 10:51:18


  中评社北京7月22日电/据光明日报消息,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语言并非仅仅是指称对象整体世界的符号系统。语词并非仅仅是符号。在某种较难把握的意义上,语词几乎就是一种类似摹本的东西。”(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一),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586页)学术研究的展开离不开对词语内涵的梳理,概念史研究之所以重要,源自其一个基本信条——概念即历史,也即概念不只是认识历史的方法,其本身就蕴涵着历史和文化的符码。

  概念史起初是一种哲学辞典的编纂方法。黑格尔去世后出版的《历史哲学》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用法,将历史书写分为三类——“原始的历史”“反思的历史”和“哲学的历史”,“概念史”被归入“反思的历史”。因为只有孤例,且黑格尔没有阐释何谓概念史,因此有人怀疑这里的概念史是否出自黑格尔之口,抑或为记录者所误加。但是,这一用法别具意义,被赋予感知和反思意涵的概念史不正是科塞雷克、布鲁内尔和孔茨等主编《历史性基础概念:德国政治—社会语言历史辞典》所要彰显的旨趣吗?正是在这部8卷(第9卷为索引)大开本的历史辞典中,作为理解和反思的概念史被确立为一种书写历史的方法。需要赘言的是,这里的“历史辞典”(Historisches Lexikon)虽有一般辞典的书写规范,但是内容异于通常意义的辞典词条,有的概念篇幅堪比专著。

  科塞雷克在给该辞典撰写的导言里,揭橥了概念史研究的基本内容,概言之,一个概念要成为历史性基础概念大致需要满足四个标准:民主化、时间化、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民主化即社会化或大众化,指原来由贵族、教士等垄断的知识逐渐为普通人所掌握。时间化不是指外在的时间,如自然时间和纪年等,而是指概念本身所内聚的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期待,正是在这二者的张力中概念才得以成为近代或现代概念。概念一旦为不同团体、党派所使用,即开启了政治化的进程。政治化的概念有可能意识形态化——抽象化,抽象化的概念与其实际之间必然产生张力。

  1972年《历史性基础概念:德国政治—社会语言历史辞典》第1卷问世,1997年最后一卷第8卷出版,这期间概念史研究在德国以外产生了不同的反响。1985年,科塞雷克的重要论文被结集英译为《过去的未来——历史时间的语义学》(Futures Past: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出版,这本对概念史旨趣进行阐释的论文集受到海登·怀特的推崇,他称科塞雷克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理论家之一。但是,在法英两国,概念史的境遇不佳。师从科塞雷克的法国学者阿赫多戈称概念史在法国被无视,是“不敢说出自己名字的思想史”。英国政治思想史家斯金纳甚至直言没有概念史,只有围绕概念争论的历史。政治思想史家波考克质疑以概念而非语言或话语作为研究对象的可行性。来自法英的冷淡或批评表明彼此之间存在学术理路的歧义,英国政治思想史的“语言”研究要在经验,法国的“话语”研究重在实践,而概念史关心的是“概念”长期的历时性变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