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28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当特朗普在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上再次宣誓时,大西洋对岸的欧洲大陆陷入了群体性焦虑之中。这种焦虑不仅源于美国新政府可能给跨大西洋关系带来的现实冲击,更折射出战略自主缺失下欧洲文明的深层认同危机。
2024年,特朗普确认提名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后不久,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举办了主题为“美国是否还靠得住”的地缘政治论坛。法国前预算部长让-弗朗索瓦·科佩在论坛发言中提到了地缘政治“情感学说”:有三种基本的人类情感塑造了当今世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亚洲是其代表;西方压迫催生的“悲愤”,可见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患得患失的“焦虑”,最典型就是欧洲。
欧洲在“焦虑”什么?
美国前总统拜登曾讲述过这样一段往事。2021年6月,拜登参加在英国康沃尔举办的七国集团峰会。这是拜登“换下”特朗普后,首次与西方盟国领导人集体见面。“美国回来了。”拜登对他们说。“能待多久呢?”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如此回应。
欧洲一直害怕自己的文明会走向“衰落”,而特朗普重返白宫,更是不断提醒着欧洲这份内心深处的不安。马克龙去年发表了关于欧洲战略自主的长篇演讲。他说,欧洲并非能够永存,“其存亡取决于当下的选择,而现在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后,英国《经济学人》巴黎分社负责人索菲·佩德在社交媒体上感慨:“法国是对的。”
欧洲的“焦虑”来自多个方面。
安全上,俄乌冲突延宕至今,苦苦援乌三年的欧洲既担心美国新政府“抽身离场”,又害怕特朗普绕过欧盟与乌克兰,直接与俄罗斯谈和平方案。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前,波兰总理图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说,无论谁当选,欧洲“地缘政治与安全外包(给美国)的时代结束了”。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巴黎办公室负责人亚历山德拉·德霍普·斯海弗说,连一贯主张跨大西洋合作的波兰都如此表态,足见事态之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