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经济日报) |
中评社北京4月5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近期,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3年经营数据,零售业务受到广泛关注。多数银行零售业务占比提升,但是利润贡献出现较大差异,不少银行交出了“增利不增收”的成绩单。为何同为零售业务,各家利润率差异较大?在银行业加力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零售业务如何进一步拓展业务发展空间?
遭遇指标拐点
上市银行年报季中,平安银行依旧率先亮出成绩单,招商银行紧随其后。引发市场关注的是,两家银行多项零售指标遭遇拐点,“增利不增收”引发市场关注。
20年前曾喊出“不做零售就没饭吃”口号的招商银行,“大财富管理”战略已推出3年,从年报来看,2023年该行仍面临不小的经营压力。3月27日,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在2023年度业绩会上表示,去年费率下调且资本市场形势不景气,招商银行的“大财富管理”收入受到一定影响。
据该行2023年年报,招商银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80.06亿元,同比增长6.25%。但营业收入3391.23亿元,同比下降1.64%。在营收中,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方面均同比减少,其中后者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作为零售业务重点之一的信用卡业务在2023年出现了明显收缩。2023年,平安银行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5140.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2%。招商银行2023年底流通卡数量从2022年的10270.93万张下降至9711.81万张,年内减少了近560万张。
从年报来看,零售业务仍占据了两家银行总营收的一半,2023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占总营收的比重为58.4%,招商银行为57.31%。从客户规模来看,招商银行拥有1.97亿零售客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规模突破13万亿元;平安银行的零售客户数量为1.25亿户,AUM为4.03万亿元。虽然平安银行AUM规模与招行有一定差距,但平安银行AUM实现了同比12.4%的增长,增速亮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