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两岸关系
|
中评社╱题:“后疫情时代的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趋势与展望” 作者:李秘(上海),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去年,特朗普政府不择手段地攻击中国,挑战“一个中国”底线,蔡英文当局则“倚美谋独”、“以疫谋独”,让两岸交流几乎停摆、台海形势紧张复杂。今年以来,随着中美关系的趋缓和新冠疫情的好转,紧张的台海局势也孕育着和缓的契机,各界普遍希望两岸关系也能“春暖花开”。但是新冠肺炎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和两岸关系。在后疫情时代,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将呈现与以往不同的样貌。
一、后疫情时代的台海大趋势
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以来,岛内“蓝消绿长”、“统降独升”的趋势持续发展。特别是2020年蔡英文连任之后,岛内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党体系从原先的国、民两党分庭抗礼变成民进党一党独大,国民党日益沦为一个中型政党。民进党在全面掌控行政、立法、司法、军队、情治、媒体之后,利用一切机会煽动岛内的“反中仇中”情绪。在“台独”分裂势力的塑造下,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和统“独”倾向发生巨大变化。“反中拒统”在岛内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统一”则变成“政治不正确”的标志。无论何人,只要敢在台湾的网络媒体上客观评价大陆,宣传两岸统一,就会立即遭到各种污蔑和谩骂。
与台湾的这个改变相平行的是国际大格局和台海大趋势的深刻变化。
1、新冠肺炎疫情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加速
中国崛起是本世纪最大的政治和经济事件,深刻地影响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除中国外,俄罗斯、印度、欧盟等国家和组织也日益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二战后奠定的国际秩序已无法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全球治理赤字日益明显,①百年来由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主导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的“中心-外围”结构逐步被打破。②在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多边与单边、霸权与反霸权的博弈日益激烈复杂。美国为维护单边主义,维护其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从政治、军事、贸易、科技等领域对中国发起全面进攻,让中美关系遭受1979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进一步深刻改变了世界政经格局。新冠肺炎不仅造成全球公共卫生灾难,还引发各国经济、政治、安全等多重危机,凸显出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对人类的威胁绝不亚于在传统的军事政治安全。传统安全问题有可能通过单边行动来解决,而非传统安全问题更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通过多边主义和共同治理进行解决。在全球抗疫的压力下,国际战略格局加快调整,多边治理的机制加速形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由此我们看到,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一方面继续把中国视为“最严峻的竞争对手”,但同时又不得不表示,“在符合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
2、新冠肺炎进一步强化了台湾对大陆的经贸依赖
2016年以后,民进党当局不断鼓吹“新南向”,幷将其作为两岸经济“脱钩”的催化剂。五年下来,“新南向”毫无成绩,两岸经济联系却越来越密切。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深化了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新冠疫情打断了资本、人员、货物的全球配置,让建立在新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全球化模式走到尽头。各国普遍将“国家安全”置于更优先位置,加速调整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球化更多转向区域化甚至本地化。③受此影响,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只有大陆市场才是唯一的依靠。
根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数据,2020年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额达15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占台湾总出口额的43.9%,再创历史新高。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强化,今年1月,台湾对大陆(含香港)的出口额是148.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加57%。另外,根据台湾自己的统计数字,2020年,台湾对外贸易顺差是587.9亿美元,其中对大陆顺差是866.7亿美元。换言之如果没有大陆市场,台湾将产生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根据大陆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高达1405.2亿美元。另外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2月,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22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扩大了30.8%。
3、在后疫情时代,台湾问题总体可控
特朗普执政期间,奉行激进主义的对华政策,不择手段地打压中国,甚至在台湾问题上一再触碰红线,企图牵制中国。在后疫情时代,随着中美力量对比的接近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美国想要拥有当年可以随便分割、牵制中国的所谓战略手段,其空间、信心、意志都在下降,也必须在更多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所以拜登上台后,一方面继续对中国实施围堵和挤压,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注意分寸,避免将意识形态和制度层面的对抗扩大化,避免出现贸易战和外交战,以此确保工作对话、磋商与局部合作的大门是敞开的。④在这种形势下,拜登政府虽然还会强调对台湾的所谓“承诺”,但不会像特朗普那样明目张胆地试图破坏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海局势有望保持稳定。
在中美关系有望和缓的同时,中国在后疫情时代经济长期向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6%,而根据《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国要在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那么未来每年的经济增长可能都不会低于6%。这意味着大陆每年的经济增长量,都超过台湾的经济总量。两岸实力对比“陆强台弱”的态势将长期持续强化。特别是随着大陆市场的不断建设完善,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将进一步增强。
二、后疫情时代中国对台湾问题的应有战略
国际大格局和两岸大趋势都决定了“时”和“势”都在大陆一边,台湾问题在总体上是可控的,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此前提下,我们需要从战略上对后疫情时代的台湾问题进行总体把握。
1、对台工作不仅要维护“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还要主动创造“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这是中心任务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九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这些论述都明确了“发展”和“统一”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推进统一。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纲要》除了五年的规划,还包括未来15年的远景目标。根据这个《纲要》,中国将用15年时间,实现综合国力、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性飞跃,全面夯实民族复兴的基础,创造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定性条件。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十四五”规划起好步,为2035年远景目标开好局。这是今后推进任何工作、解决任何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也包括台湾问题。
要实现《纲要》的发展目标,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对此《纲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判断,“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初看起来,这一判断似乎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类似,但这里有一个关键性的差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冷战体系的松动和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赢得了一个发展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实际上是外部提供的。而当今世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大行其道,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特别是美国把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阻止中国发展和崛起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战略。所以,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和“战略机遇期”,与其说靠外部提供,毋宁说需要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创造。所以,“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意味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性力量,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运用自己力量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同中国共同发展。
未来,台湾分裂分子和外部敌对势力仍会继续勾连,企图干扰大陆发展进程,延缓中国复兴大业。所以,我们不能就台湾问题看台湾问题,“要破除‘孤岛思维’,要有战略视野、全球格局、辩证思维”。⑤在后疫情时代,对台工作一方面要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挟洋自重、谋“独”挑衅,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另一方面要能够主动作为,通过台海的和平稳定助力东海、南海的和平稳定,实现“三海”良性联动,通过对“台独”的遏制助力港澳“一国两制”的良性运行,为国家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这应成为对台工作的中心任务。
2、把发展优势具体转化为对台工作的政经硬实力、制度软实力和区域结构性权力,形成推动国家统一的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首先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用实力说话。国家越强大,越有实力,国家统一的基础和条件就越坚实。但另一方面,实力不等于统一,有了实力,统一幷不会自然而然到来,必须设法把实力转化为统一的动力。所以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2021年对台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我们日益增长的综合实力、显着的制度优势转变为对台工作的效能”。
那么如何把大陆的实力和优势有效转化为统一的动力呢?这需要认真研究、合理规划和不断探索。其中至少包括政经硬实力、制度软实力以及在地区格局中的结构性权力。
一是把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转化为统一的动能。近两年大陆先后出台了“31条措施”、“26条措施”、“11条措施”等政策,逐步落实台胞同等待遇,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扩大台湾同胞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受新冠疫情影响,当今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大陆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对台企和台胞带来强大的引领作用和磁吸效应。在后疫情时代乃至“十四五”期间,大陆凭借自身不断加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必然会把越来越多的台企台胞“卷入”大陆的经济发展进程中。
二是把区域协同发展和合作共赢转化为统一的动能。台湾问题之所以产生幷延续至今,根源在于二战以后东亚地缘政治的冷战体系。消解东亚地区残存的冷战体系和冷战思维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一环。但中国不走传统的大国崛起之路,不谋求成为东亚地区新“霸主”。从“一带一路”建设、RCEP以及正在推进的中日韩自贸区实践来看,中国正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即通过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来消解东亚地区残存的冷战体系和冷战思维。在此过程中,中国在区域双边和多边体系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制定议事规则和议事日程的结构性权力不断增强,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信任也不断提升。这种结构性权力,不仅能够化解周边国家对统一的疑虑,而且有助于带动周边国家共同推动台湾问题的解决。
三是把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转化为统一的动能。四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在这次疫情中,中国最早遭受疫情冲击,但也最快最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经济复苏幷继续领跑各主要大国。在新时代,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面向未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所有这些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⑥中国模式的优越性日渐显现。⑦今年,中国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大陆的制度软实力将进一步被世界所认可,进而深刻影响台湾民众对台湾终极归宿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