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7日电/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稳委推出 11 条对外开放措施中,涉及债券市场领域的包括三方面:一是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二是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三是允许外资机构在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信用评级对外开放,支持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所有种类债券评级业务,是中国金融市场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在中国金融市场扩大开放进程中,有必要大力提升中国评级机构实力和全球话语权,通过良性竞争解决中国债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国际评级机构加速进入中国债市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赵刚文章介绍,中国债券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之一。2020年中国债券市场存量已突破10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明显增强,并吸引国际投资者踊跃配置。
从全球历史经验来看,信用评级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通过专业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解决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促进市场公开透明、保护投资人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中国开展评级业务,有利于满足国际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中国评级行业评级质量改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国际评级机构进入国内债市,能够帮助市场满足国际投资者配置多元化人民币资产的诉求,提升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随着债券市场开放,评级市场开放,不断扩大外资评级机构业务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全部类别信用评级业务,有助于引入国际投资人,提升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金融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其次,国际评级机构进入国内债市有利于促进国内评级行业规范,给投资人提供更多决策参考,为债券市场参与方的信用风险定价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服务。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是由国内评级机构主导,但评级缺乏区分度,市场发行人的主体级别集中在AAA、AA+、AA三个级别。区分度低、滞后的信用评级,难以提供有效的参考。引入国外评级方法和体系,有利于境内外评级技术的碰撞,提高评级结果的可比性和可参考性,最终帮助投资者有效管理信用风险。
促国内评级机构实力和全球话语权提升
文章表示,中国评级行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中只有国债、政策性银行债等政府信用债券以及银行担保的企业债,投资人对于信用评级需求不大。2005年后,按照市场化方向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信用产品大量涌现,投资人的信用评级需求增加,为中国评级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在开放债市中全面开放评级,要加强对国际国内评级机构的监管,保证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强对国内评级机构发展的引导,通过创新竞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提升信用评级机构品牌影响力,构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信用评价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