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今年货币投放力度将再加码
http://www.CRNTT.com   2020-05-23 16:58:30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一方面运用好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通过降准、公开市场操作、MLF投放等政策工具组合使用,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政府债券发行、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释放LPR改革潜力,适时适度下调政策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今年末M2增速超过1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超过13%,将明显高于去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三年未对M2和社融规模增长提出具体目标。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则是“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相关的表述为下一阶段“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 ”。两相比较,最新的政策表述更加积极,意味着今年以M2和社融增速为代表的宽信用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两个指标的增速会超出“略高”于名义GDP增速的水平。这也意味着在疫情特殊时期,监管层对宏观杠杆率短期上行的容忍度在增加。

  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贷款

  增长目标再加码

  对于货币政策工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张玮认为,这可以与近些年利率并轨的进程放在一起考虑,将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靠拢”,实际也就是向央行的信贷调控意愿与商业银行的信贷供给意愿向靠拢,以缓解经济下行时期的“信贷错配”。

  “可以看到,从去年8月份以来,LPR定价机制的调整可以说是‘直达实体经济’政策工具的有力创新,解决了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的首要问题。”不过,张玮认为,这种操作方式尚不能做到政策利率的100%传导,而且即便解决了“融资贵”,也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毕竟信贷的决策权还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对于“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多体现“定向”的特征,类似于之前的定向降准,以确保资金的到位情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