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疫情下的网络沉迷怎么办 
http://www.CRNTT.com   2020-05-20 10:16:58


 
  “对青少年而言,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一种社交方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在中小学生的现实交往中,他们非常乐于通过游戏来表现自己的玩家身份和对网络游戏文化的了解,并由此体验到群体归属感。专家认为,青少年的这种社交需求不可忽略。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更能够让青少年不至于沉溺于网络虚拟中呢?《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介绍,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越高,越关心理解孩子,孩子更能认识到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更少地在游戏中花费开销,而对孩子溺爱、冷漠或控制欲较强家庭的孩子都更容易出现喜欢打游戏、玩游戏时间过长等情况。

  从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来讲,这一系统的社会“漏洞”还需要不断修复。首先,越来越多的游戏正在被接入到防沉迷系统中,5月底前,腾讯游戏80款移动游戏将接入防沉迷新规,与此同时微信小游戏和QQ小游戏也已接入健康系统。

  此外,将防沉迷工作“前置”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OPPO、小米等手机开始置入游戏防沉迷系统,操作系统能自带成长保护的功能。此外,中国广泛使用的游戏开发平台Unity也宣布,联手腾讯游戏共同推出防沉迷系统开发工具,让广大中国游戏开发者能够更简单、更快速地在游戏开发阶段应用防沉迷系统。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部委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调查显示,81.9%的未成年人所在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

  网络空间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延展,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停课不停学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部分未成年人在网络素养上的短板。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发布的报告建议,将上网技能、安全防护、信息甄别等作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必修课。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表示,应将网络素养教育拓展至全民,纠正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错误认知,让家长具备管理和引导子女正确上网的能力。“建立政府牵头、家校企三方联动的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更是为网络时代的未来奠定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