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论坛
2007年1月号,总第109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北高市长选举后的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

  所谓主权的原则,几位先进都有提到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个主权独立国家,这个基本立场不会改变,他的国号叫中华民国不会改变,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两千三百万人民所拥有不会改变,这些都是台湾的共识。
所谓民主的原则,就是两岸关系的发展,我们不排除任何形式,只要两千三百万人民同意,包括统一在内的选项,我们都不排斥。

  所谓和平的原则,就是台湾目前希望跟大陆建立一个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这样的大目标也不会改变。二OO四年七月以后台湾政府为了稳定两岸关系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八项协商议题,包括很多经济、法律问题跟大陆协商,例如货币清算、投资保障、金融监理协议、避免双重课税,甚至包括三通、观光问题都愿意跟大陆进行协商。这部分,我们到目前为止立场也没改变,在没办法进行协商之前我们也愿意尽量在操之在我部分进行片面的开放,这部分的立场也不会改变。

  二OO六年六月我们也透过民间团体,透过澳门模式跟大陆进行协商,包括包机议题、观光议题、农业交流问题,希望跟大陆进行协商,但是目前大陆只有针对两个议题有回应,第一个就是观光议题,第二包机议题,但农业交流议题大陆并没有回应。我们希望这次选举完之后,大陆不要再有政治上的顾虑、不要再有政治上的操作,能够尽快跟台湾进行适当的协商,希望在二OO七年初能在观光和包机议题上达成协议。达成协议之后,希望在未来能针对功能性议题包括货币清算、金融监理机制、共同打击犯罪、智慧财产权保障的议题,还有司法协助、司法文书认证的问题等,希望大陆在这次选举完之后面对台湾民主的结果能积极地跟台湾进行协商。

  二OO七年七月前
  是两岸互动协商的机会之窗

  台湾的民主政治还在持续发展当中,像二OO七年底的立委选举,当然我不像刘副秘书长那样悲观,由国民党大获全胜,但至少二OO八年总统选举时两岸的关系可能会比较敏感一点。也就是说,在二OO七年七月之前,应该是两岸互动协商的机会之窗,希望大陆方面能够掌握这样的机会,能够真正在议题上面跟台湾坐下来谈。这过程里,我相信两岸的关系会逐步地稳定下来,不论是哪个政党执政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希望大陆方面可以体认这样的民主现实。

  张五岳:结语

  从上述各位所发表的高见,我们相信也提供了大家持续思索与对话的空间。选举虽然已经落幕了,但两岸未来的发展仍然值得关注。如果台海的和平与发展,是两岸政府一贯的宣示,也是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共同的殷盼,吾人认为自1987年两岸开始交流至今已届满19年,我们希望两岸政府与两岸人民能够总结过去经验,记取教训,以务实的态度全新的思维,积极推动台海两岸的和平与发展。展望未来,在外在国际政经体系快速变迁的挑战中,北京在关注2007年中共十七大的召开暨2008年奥运的举办;台北也面临到2007年立委选战与2008年的总统大选。两岸关系历经长期的风风雨雨,在未来一年多时间能否总结若干经验记取教训,抓住每一个机遇,建构起一个两岸人民所共同期待的和平发展殊值各界省思与努力。

  最后在此也仅以四点意见作为今天的结语,从今日到2007年上半年这个机遇期,两岸关系能以和平发展为主轴;以人民福祉为依归;以经贸社会交流为优先;全力推动两岸客货运包机定期化、大陆人民来台观光、两岸金融签署MOU、共同打击犯罪等四大课题。

  2007年两岸交流与台湾大力民主化就要届满20年,吾人相信历经了20年互动的台湾朝野关系与两岸关系在成年之际,大家都能有新的格局与新的作为。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不仅系乎两岸执政的认知作为与互动之间,也是两岸各政党、团体与人民责无旁贷之责。两岸关系难免有仁智互见,但我们需要的相信不是红、蓝、绿不同立场颜色之分;而是能与时俱进式不时透过对话,以避免误判而寻求理解的是非黑白之辨。

  评论员简介

  张五岳: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法学博士;现为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专任副教授、中华港澳之友协会秘书长;研究专长和涉及领域包括香港问题、大陆对台政策、两岸政经关系、分裂国家统一政策之比较等。

  盛治仁:政治大学外交系学士、美国西北大学社会科学数学方法论硕士及政治学博士;现为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电视节目主持人;曾任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美欧季刊编辑委员、基督教论坛报主笔、台北市政府研考会委员、台北市政府民意调查谘询委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谘询委员、TVBS民意调查中心顾问、年代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等;研究专长:政党与选举、政治传播、政治心理学、统计、量化模型。

  洪奇昌:一九五一年八月二十三日生,台湾省彰化县人。台北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所预防医学硕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硕士,美国华盛顿台湾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美国国际政策研究中心进修;民进党第二、三、四、五、六届立法委员,民进党前潮流系核心成员之一,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

  赖士葆:成功大学机械系学士、政治大学企研所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硕及博士;现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曾任第三届国大代表,第四届立法委员,台北市政府市政顾问团总召集人,台北市政府经发会副总召集人,台北市政府经发会副总召,政治大学企研所长、教授。

  高孔廉:现为台湾中原大党及政治大学企管系教授,国民党政策研究基金会政策委员;曾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特特任副主任委员、蒙藏委员会主任委员。

  童振源:一九六九年生,台湾省嘉义县人;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硕士,SAIS的国际事务博士;现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远景基金会中国经济分析计画主持人;曾任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即现中国事务部)专案研究员,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及台北大学经济学系兼任助理教授等。

  刘一德:台湾大学法学院政治系毕业、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修毕学分。现职为台湾团结联盟副秘书长兼组织部主任,环球电视、绿色和平、台湾人电台、嘉义之音节目主持人;曾任民进党中央党部组织部主任、民进党国大党团干事长、国大代表、民进党报总主笔、多本政论杂志总编辑、台大校园民主运动发起人之一。

  黄城: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教育学硕士、中国文化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法学博士;曾任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所长,三民主义教育学会理事长,革命实践研究院教务处长,理论与政策季刊、当代青年月刊、黄河月刊总编辑,中央日报主笔;现为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孙文学会理事长。

  (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