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论坛一
2009年9月号,总第141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认同与两岸关系

  北京必须自问大陆是否把台湾真正视为中国人,其实中共的政策意涵中,如各种优待台商,施惠台湾的作法,从认同的角度看,只是不能容忍“台湾主体意识”否定中国而笼赂台湾,并没有视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因为中国并不认同台湾,所以台湾人也感觉不出自己被认同。

  例如,大陆只关心台湾对北京奥运的感觉,对神舟火箭的感觉,对上海世博会的感觉;但不自问,大陆同胞对高雄世运,对台北听障奥运的感觉;他们的宣传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奥运、世运、听障奥运、世只博览会都是中国人的骄傲;姚明、王建民都是中国人的表率和英雄;透过交流,当有一天台湾人来大陆发现他在这里找到原乡,找到熟悉的一切,如同席慕容(台湾蒙古人,作家)回到蒙古的感觉,认同就不再困扰两岸。总之,认同议题有必要从单向要求台湾认同大陆,调整为大陆也认同台湾是中国,表现出大陆在这方面的器度,认同不是单向的,片面的,应该是双向的,互补的。

  吴玉山:两种统合理论

  听了前面大家的意见,我觉得基本上有两种力量:

  一种力量把两岸认同导向一个相容的(compatible)大框架,并不断诠释这个框架,使得两边都可以在这个大框架之下找到一个比较舒服的位置。

  另外一个是相互排斥、彼此冲突的力量。导致彼此冲突的,有几股力量:刚刚李教授提大陆对台湾的打压、有点像是对岸用民族主义把台湾压进它现在的制度框架里,而当台湾不想进去的时候,只好连中国一起反掉,把大陆的逻辑一起推掉。第二个原因,刚刚比较少人提,答案就是台湾的政治民主化以后,这种东西一定会出来,就是操作认同问题,可以获得政治上的利益。第三个是国际因素,即中国大陆崛起之后,所有的人都认识它,即它就是China,然后这是Taiwan。所以语言上已经变成one China,one Taiwan。

  那往反方向推的有几个力量,我们刚提到的有马英九,但我觉得他不是往反方向移动,他是想把现状冻结起来,但是他冻结不了,因为当他把自己摆在中间的时候,其实他跟另一股力量在中间会形成新的冲突区域(exclusive area),结果是往另一个方向去推。第二个是刚刚耿曙兄提到的,“利益”是不是能变成认同,他的实证研究认为不行。第三个就是刚刚好几位都提到的,是不是我们在制度上去找个解决,不管是“一中两宪”也好,或是亚中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idea,如中华卡──我觉得基本上有点像两岸公民的意思,或者是说四年为一期台湾宣布不独立,大陆宣布不动武,这样弄久了以后就有点像security community的味道。

  这其实都是整合理论中的两大支:一支从下而上,一支从上而下,希望往这方面去走。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就点出大家各自的力量、可能往不同的方向发展,然后里头我看到大概的框架是这样子,那基本上我都赞成。

  马英九应该好好思考
  怎么样在两岸关系上有所作为

  在此我有一点看法就是,我们刚刚有一点是寄希望于大陆当局,因为比较认为台湾这一边会受到政治架构的影响,不可能有大的突破性发展,马英九到了第二任期,才比较有大开大阖的可能。然后对方其实比台湾急,因为胡锦涛如果在两岸方面有所作为,可以在历史留下功业。

  不过我想,时间流逝很快,四年之后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境,实在很难说。因为我教这类型的课程──大陆研究、两岸关系,教了十多年,我从我学生讲话的方式,就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就好像是做出来的认同图形一样,他们讲话用的词语、他们的基本概念,那是很清楚的。所以,四年以后的情形会怎么样,现在难以预料。

  我觉得,或许无法寄希望于现在的政府,可是必须要提醒(alarm)他。现在有一个趋势,其实长期来讲对台湾来说是无益的:当大陆发现通过“利益”无法抓住台湾的认同的时候,大陆会做一个选择,就像刚刚李教授所讲的,当民族主义起来的时候,大陆可能用一种台湾比较不愿意看到的方式。

  “天下”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可是我们也晓得,在那部《英雄》的片子里,“天下”的意思是什么?是宁可让秦始皇统一天下,不要去刺杀他,只要这样的话,天下才能统一、没有战争。其实他也可以被带往那一面去解释。

  我在想,今天在台湾,以马英九现在所处的位置,真的应该好好去思考用什么方式。如果他认为有些方式太生硬(blunt),对自己的选举、选票有影响,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说,李登辉在推“两国论”前,他的中华民国主权强化小组运作了大概一年多。很多那时候想出来的东西,后来民进党政府也都在运作,蔡主席不就是里头的核心人物吗?还有其他好多学者。

  我觉得这个议题,现在政府必须仔仔细细地思量,不能只是想把经济状况顾好再说,然后认为跟对岸的关系,因为有各式各样的利益纠葛在一起,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发生。但是不要忘了,一次世只大战就是在欧洲国家利益纠葛最紧密的时候爆发的。所以,我觉得,这是脑袋跟肚子分家、上半身下半身整个分离。这种情况他持续到一点会有个breaking point。马英九在他的四年内需要很仔细的再考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