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济日报》的调查,大家认为政府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廉能政府。过去受访者认为政府最需要做的事情「两岸三通」,现在受访者要求「建立廉能政府」,这反射出来未来在我们选举市场上,民众与企业对政府运作的期待与要求,会是促使台湾民主政治往一个比较有规范、比较有制度的方向发展。
两岸关系将持续政冷经热
就两岸关系而言,大陆已经确立主导两岸关系的架构。其中,大陆的《反分裂法》已经界定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框架,加上「胡四点」所建立的争取台湾民心的灵活策略,且从二00五年连胡会、宋胡会两个会议以来,已经建立了一套新的对台政策模式,再加上中共跟美国之间形成的对话架构,以及在亚太地区安全上的共同利益,中共透过美国政府来制约台湾走向法理台独的情况,将使其有足够之空间,主导两岸关系的发展格局。其中,不管未来台湾政局如何变动,大陆所确立的「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和平发展基础」的政治诉求,是确立的。
在二OO八年以前,因为大陆对陈水扁缺乏信任感,所以在政治上对台湾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容易改变,但是在经贸上,会持续运用全盘规划、整体推进的策略,全面建构两岸的经济、贸易、文化、社会的交流,这是未来相当可以确认的发展趋势。不久前,两岸同时宣布实施四项专案包机,我认为这不涉及「大陆是不是给阿扁善意」,因为从大陆所确定的两岸直航策略来看,这本来就是中国大陆迈向全面性直航的「渐进路径」与重要举措。因为,从二OO三年以来,两岸开始实施春节包机。这样的包机之后,台湾提出所谓的客货运便捷化;二OO五年春节包机双向对飞不中停的模式,为两岸直航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运作模式。客运包机的周末化、节日化、常态化,都可以视为是迈向全面直航的渐进策略。在这种渐进策略之下,现在的四项专案包机也有为未来两岸的观光旅游,奠定一个比较可行的空间。
至于,现在台湾的政治纷扰会不会影响到未来两岸经贸的往来?事实上,从台湾积极推动「双向包机」到积极想要跟大陆协商「大陆观光客来台」,反射出虽然两岸政治是处在一个冷处理的阶段,但是在经贸上,台湾还是希望以一个务实的态度来回应民间跟企业的需求。
虽然台湾目前正在召开的经济永续发展会议充满争议,但台湾也希望藉由经济永续发展会议,对台湾未来如何处理对大陆的经济布局,如何去推动海空运的直航,如何去推动大陆观光客来台的协商跟准备,进行讨论。这次参加的代表包括各政党人士、企业、劳工、等各种不同利益的人,虽然从过去经发会的经验,经续会未来所达到的结论,绝对不会让大家都满意,但仍然会比现在的开放格局,更跨出一步。我们期盼台湾的政党要以台湾未来中长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去找一个最大的公约数。
廖林丽玲: 其实,我们台联并不是完全不愿意跟中国大陆交往。但我们认为,两岸的交往应该在不伤害台湾主权及平等尊重的情况下进行。我们尝试去建立更多的机制,更深切地考量安全的问题;另外诸如疾病的防治、商品的检验,都必须建立更多更完善的措施,才能够来谈三通的问题。
张五岳:
观察未来政局的几个指标
谢谢大家的热烈讨论。作为主持人,我没有任何的结论,我仅在此提出四个很小的观点,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有关于罢免案的问题。罢免案纷纷扰扰,一时还很难平复。大概有几个指标值得进一步来观察:首先是弊案涉及的程度,总统跟第一夫人是关键性的指标。其次是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什么时候出炉,在未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涉及到民进党跟陈水扁总统的互动关系。这两个是值得大家持续来观察跟讨论的。
第二,关于影响台湾政局跟大陆政局发展的因素。其实摆在大家面前的,台湾内部短期有年底北高市长选举、然后是明年的立委选举跟O八年的总统大选;大陆方面明年中共要召开十七大,十七大里面的对台政策,如何把「胡四点」的观念理论化、策略化,是大陆方面施政的一个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北京方面最感到担忧跟关切的,不外乎两个议题:第一、是台湾每一次的选举,大陆不一定会干预,但一定会关切;第二是宪改问题,不管是宪改的可能性高不高,宪改到底只是一个想法还是一个做法?北京也是高度关切的。这方面,我想大陆将会持续来观察。
第三个大家比较关切的是,在台湾跟大陆内部各自政局的发展当中,哪些地方是可以有所着力的?北京新的领导人的风格跟作风,跟苏贞昌院长、蔡英文副院长的作风,哪些地方是有交集的?哪些立场原则是短时间内很难协调的?大家也可以作更进一步的观察。
最后,亦即目前北京在思考,台湾也在思考,大家共同在思考的课题是:「未来将近两年时间,或者O八年之后更长一段时间的两岸关系」。我同意刚刚盛老师所讲的,在未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陈水扁总统大概很难在两岸关系上做出很重大的作为,但是并不代表两岸关系在这两年就不能有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下,两岸关系在未来两年之内,有哪些机遇是可以来抓住的?观察指标在哪里?诚如刚刚大家讨论时都提到的:不管是客货运包机的定期化、常态化、周末化,或是大陆人民来台观光旅行等问题,这些都是在短期之内可以作为观察的风向标的。
今天的论坛就到此为止,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
评论员简介
张五岳: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法学博士;现为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专任副教授、中华港澳之友协会秘书长、中国广播公司「两岸话题」节目主持人、复兴广播电台「两岸论坛」节目主持人、「港澳情势周报」副主编;研究专长和涉及领域包括香港问题、大陆对台政策、两岸政经关系、分裂国家统一政策之比较等。
朱 瓯:东吴大学法学士,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亲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兼台北市服务处长;曾任东吴大学、世新大学兼任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国民党基隆市、桃园县、台北县党部主委,台湾省党部副主委,台北市党部主委,国民党中央社会工作会主任、中华港澳之友协会顾问。
林浊水:(民进党籍立法委员)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五日生,台湾南投县人;政治大学政治系毕业;现为民进党籍立法委员;经历:党外编联会第一任会长、「五二O事件」为农民坐牢、「新潮流」杂志总主笔、「新国家联线」总干事、新国会联合研究室第一任主任、第二届立法委员、立法院修宪委员会召集人、立法院法制委员会召集委员、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副总召集人等。
朱凤芝: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现为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曾任高中教师、桃园县议员、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立法院世界台商之友会副会长、桃园县擎天协会理事长、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常务理事等。
陈明通: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现为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曾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研究领域:政治文化、政治发展、两岸关系。
廖林丽玲:政治大学法律学士,德国毕勒佛大学法学硕士,德国波昂大学大传系进修;现为台湾团结联盟中国部副主任、台联台北市议员候选人、欧盟协会副秘书长、东森午餐主持人;曾任中天新闻主播、记者,主跑两岸新闻,公共电视主播、制作人,中广驻德记者及国际新闻节目主持人,文化大学、世新大学教授电视新闻、新闻法规等。
盛治仁:政治大学外交系学士、美国西北大学社会科学数学方法论硕士及政治学博士;现为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2200观点」、「探索台湾」、及「解读年代」等电视节目主持人;曾任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美欧季刊编辑委员、基督教论坛报主笔、台北市政府研考会委员、台北市政府民意调查谘询委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谘询委员、TVBS民意调查中心顾问、年代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等;研究专长:政党与选举、政治传播、政治心理学、统计、量化模型。
蔡宏明:成功大学工业管理研究所硕士;现为工业总会副秘书长,兼任经济部研究发展委员会研究委员、产业谘询委员会贸易审议会委员、经济部国际贸易局声明异议委员会委员、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谘询委员和中华欧亚基金会顾问;专长:WTO、区域经济协定、大陆经贸投资政策、两岸贸易、投资、航运、产业与经济问题等。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