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芝:台湾的民主转型虽然成功
但台湾的民主巩固有待加强
民主最可贵的就是落实主权在民、人民主权的道理,人民有选举权也有罢免权。这次的罢免过程,对台湾民众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民主课程,我相信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在看,其正面的影响多于负面的。虽然最后罢免案没有成功,但是对于落实主权在民是一个很好的教材。
我们也发觉,民主若是太过于放任,甚至于没有一个监督机制的话,会有很多负面影响。这次我们之所以提案罢免陈水扁,就是我们觉得我们的总统贪污、无能,所以要行使罢免权让他下台。可是,要立法院三分之二多数才能罢免,这跟我们当初想的民主是不一致的。我们认为民主既然是一票一票把总统选出来,当然我们也有权力直接用选票让他下台。
体制上把罢免门槛提高,也许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但我觉得这是一些有心的政客为了保障自己的任期精心设计出来的,这并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民主应该要直接诉诸于人民、一票一票让总统下台。未来我们要考虑修宪,让人民直接有权提出罢免,台湾的民主产生了很多问题,造成了很多弊案,总统的弊案不敢去查,到最后却发现缺少了一个监督机制。所以,台湾的民主,还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间。
至于罢免案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我认为没有什么影响,罢免案不管过不过,股票还是一样的涨,对大家没什么影响。现在台湾人对这些政治人物,说得好听是麻木了,说得难听是见怪不怪无所谓了。所以台湾的民主政治跟经济发展,还会按照目前这个方式继续往前走。
再来是明年立委选举选区划分及倒阁问题。我认为,亲民党提出倒阁,跟选区划分及立委席次减半有很大的关系。国民党这边对倒阁有很多考量,国民党里面有一些人是不支持倒阁的,因此倒阁案要成立也不容易。如果倒阁案不成功,我们要背负一些负面的形象,有人会认为在野党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但我们也要思考,倒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在解散国会后重新选举立委,在野席次能超过三分之二,国会才能通过罢免总统的提案;否则再选出的立委席次不能够超过三分之二,则倒阁、解散国会就无意义。未来选区的划分,若按照现在规划的单一选区两票制,倒阁成功,泛蓝获胜的机率会大一点,对立法院政治生态的变化会有影响。
谈到两岸关系,刚才丽玲讲的话给我一些启示。德国到后来是东西德合并,那么我们跟大陆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就算有,这么多年来该消的也消了,该去掉的也去掉了,为什么不能合?原因就是主权的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把主权放在一边、把政治争议放在一边,为了两岸长期的发展而进行某些项目的合作,未来再回过头来看主权问题。否则两岸主权一直争论不休的话,受伤的还是台湾,外交、军事、经济都会受到打压。所以,为了台湾的长治久安跟主权发展,在此仍要呼吁执政当局,我们可不可以暂时把主权放一边,而去关注台湾的经济发展?
林浊水:如果弊案没有进一步发展
台湾政局可能会趋向稳定
这几年来,台湾的社会实在乱得不得了。乱是一个主观的感受,这个主观的感受在台湾是非常的严重的。所以我决定把世界银行二OO四年调查的世界各国政局稳定度列成一张表,台湾在二百零八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七十九名,排名不很好,但还算是中上尤其和同样属于第三波民主化的国家比起来则名列前茅,只是比起台湾的竞争力(前二十几名),还是差很多。所以台湾的竞争力跟政治环境是有所脱节的。
进一步从结构性上去分析政治争端有没有跟社会争端扣连在一起。看起来,台湾的政治争端没有很明显的社会冲突的结构性因素。在菲律宾,社会结构的冲突跟政治冲突是挂钩的。韩国也是一样,他们的政治争端其实是社会结构性冲突的一个延伸,这就比较严重。
既然如此,以近期的台湾政局来讲,政治的冲突并没有造成全民的冲突,蓝绿双方动员群众的效果跟过去比起来,有迅速疲乏的趋势。有一个研究台湾政治的日本学者说,由这一次的事件来讲,台湾的公民社会正趋向成熟,对罢免支持的评价跟总统负面的评价,做出了一些区隔。我认为这种区隔反映台湾民众是比较理性的,多数民众已经脱离全是跟全非的对峙,而进入到了一定程度理性分辨是非的阶段。因此,目前的弊案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此后台湾政局应当会趋向稳定。
大陆对台湾有相当程度瞭解
北京基本上固守着在二OOO年后就逐渐形成的对台湾政局的看法,就是不要明显地去在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人物身上押注或加码。所以,连战这次去中国大陆,胡锦涛竟然当着他的面说,中国对台湾人民的政策是稳定的,不会因为时局的波动而有影响,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因素有所变动。换句话说,连战不去,大陆不会减码;连战去,大陆也不会加码;同时,阿扁在倒霉的时候,大陆也不会进一步落井下石。甚至目前阿扁在这个时候,大陆反而宣布了一些有关直航的东西,不怕被理解为加码阿扁。
因此可以看出,经过这么多年以后,大陆对台湾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大陆知道,没有一个政治人物可以在台湾社会得到全部的支持,大陆如果介入台湾的政争,就会站在台湾另一半人民的对立面,大陆避免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