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经济增速回落源于三原因相互作用 | |
http://www.CRNTT.com 2016-07-24 07:10:47 |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文章文章表示,为何此次下行时间如此之长?凯恩斯关于经济波动的解释可主要归结为固定资产更新周期及人口两个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归结为产业周期。 如果简单归纳对这一次经济下行的不同解释,主要有三派:阶段论、外因论和成本论。 阶段论认为,基于中国经济的基数已经很大,以及依照中国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2011年已经达到1.1万美元,因此,中国经济应当从高速度回落到中速度。 这样的分析是否合理?如果我们进行数据对比,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从2011年开始回落时,当年的人均GDP为5500美元左右。而韩国、中国台湾在从8%的速度跌下来的那一年,其人均GDP分别为1.2万美元和1.4万美元,购买力平价则近3万美元。如果我们乘以2,也就是1万多美元,比他们低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另外,同样是与韩国和中国台湾做比较,从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讲,中国台湾经济增长到1997年,然后从8%的增速跌下来,此前实现48年高增长;韩国至2002年从8%的增速跌下来,持续增长达42-43年。若同样以从8%的增速开始下跌的一年止,自1978年始,这一数字在中国是33年。虽然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244美元,但是,因为当年的汇率高估,真实的人均GDP最多150美元。 显然,阶段论并没有给出理由充分的解释。 外因论是指欧美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11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起了对中国需求的减少,导致中国出口减少,是为主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欧美经济最差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反而最高,而在欧美已经恢复了增长、经济出现改善时,中国经济却下行。因此,外因论这个逻辑也难以讲通。 成本论是说税负、利息、体制等成本过高,致使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了经济下行。这之所以有一定的道理,是因为目前看来中国税负确实过重。 但是,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口增长放缓,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经济主力人口(指22-44岁的人)收缩。 经济增速回落源于三原因相互作用 文章分析,近两年经济明显回落主要源于三个原因的相互作用:一是人口变化,二是税费重,三是消费和资金的外移。 人口增长放缓、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带来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传统工业化提前结束,工业增加值增长突然减速。这反映在中国传统工业领域220多个行业几乎全面过剩: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以及与房地产有关的例如家具、冰箱、彩电等的全面过剩;二是汽车产业增速出现下滑和房地产过剩。汽车在中国的每万人拥有量还很少,看上去仍然潜力巨大,但是,如果看到在农村的6亿人口中很多是老人,而这部分人肯定不会购买汽车,因此可以知道,汽车市场在中国的潜在空间有限。同时,房地产仍然远远过剩。我们测算的数据是,中国城镇住宅现在已经达到每户平均2.1套,如果把在建、新开工的住宅也全部加上,未来城镇的住宅总量将几乎可以容纳12亿左右的人口;三是发生产业挤出性的向外转移。特别是今年,这一趋势已经明确。 人口减少的数据显示,假如人口自然增长与受到实际干预,这一缺口大约2.17亿人,涉及1-45岁的年龄区间。如果只计算22岁至44岁的人口,缺口为1亿多人。可以设想,如果还有1亿多22-44岁的人口,或者还有2.17亿1-45岁的人口,那么,中国的住房、汽车销售将绝不是今天的局面。另一佐证是当前的养老、医疗、健康、旅游等服务业的大发展提前到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口结构变化来解释今天中国经济的长期下行是有道理的。如果观察中国1974年至1994年间人口增长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它与2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动情况高度相关。前20年的人口增长率决定之后20年的经济增长率,如果这一定理成立,以1995年到2015年的人口增长率看,增长曲线确实出现一个急剧的拐弯和一个很长的L形。 税费重的因素在上文“成本论”部分已有提及。利息等各种成本过高使得制造业无利可赚。 第三个原因是消费、资金的外移。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中国在服务贸易上存在约3000亿美元到4000亿美元的逆差。中国有约172万学生去海外留学,而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仅约40万,教育服务的逆差有1千亿美元。在旅游贸易上,逆差也有1千多亿美元。而未来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多来自于服务业,但是中国服务业的贸易逆差较大,对经济下行产生不小影响。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