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人口结构严重失调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速

http://www.CRNTT.com   2016-07-17 07:47:23  


人口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基石。要摆脱当前及今后发展困境就必须标本兼治,必须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全面完善人口战略政策并举,缺一不可。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人口数量转向人口结构,呈现严重少子化叠加快速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扭曲与人口众多并存的新常态,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可能导致中国出现经济增速台阶式下行等重大风险,因此需早做应对。

  当前人口结构严重扭曲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人口学者、高级统计师姚美雄文章介绍,中国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上以往过严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严重扭曲了中国人口结构,使得人口发展出现新的发展困局。

  一是严重少子化,未富先“少”。中国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33.6%,2015年只有16.5%,下降了17.1个百分点。大大低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印度的34%,比美国的20%还低;同时0~14岁人口总量也大幅下降,2015年只有2.2亿人,比1982年减少了1.2亿人。中国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

  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普遍在2.2万美元之上,而中国在7000多美元。中国的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然而少子化程度不仅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且已达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少子化大大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出现严重的未富先“少”,已危及人口可持续发展。

  二是人口老龄化提速,未富先老。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15年已达1.44亿、占全国人口的10.5%。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30%。

  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居高不下。2010年,0~19岁人口男孩比女孩多了2210万,男女比例是114.6比100。

  人口困局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文章认为,当前中国人口危机初露端倪,2020年之后恐将全面爆发,并深刻影响当前及今后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削弱经济发展动力,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少子化将造成劳动人口减少,将使得劳动力老化且供给不足。中国劳动力供给短缺局面已拉开帷幕,2012~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4年下降,2015年流动人口30多年来首次出现减少。可以基本判断中国劳动力供给高峰已产生并出现了拐点。劳动力供给将由“无限供给”转为短缺、由结构短缺转为全面短缺,今后中国企业用工成本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预计2020年之后,中国将爆发劳动力危机。20~34岁的青年劳动力,是劳动力的主力军、生力军,2022年至2025年4年间,中国每年将净减该年龄段人口1100万人以上,到2030年则将比2010年减少1.04亿人、总量只有2.21亿人。20~44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是活跃经济人口,2025年将比2010年减少0.94亿人;到2030年则只有4.49亿人,将比2010年减少1.20亿人。20~59岁劳动年龄人口是有效劳动力,到2030年只有7.64亿人,将比2010年减少6900万人。

  届时,招工难将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许多单位尤其是企业将面临无工可招的窘境,将促使工资大幅上升、产业竞争力急剧下降,从而制约经济增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二是会弱化社会创新能力,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青壮年是社会创新的主力军,由于青壮年劳动人口急剧减少,将减少创新人才总量,严重弱化社会创新能力;此外,劳动力老化也将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

  三是降低消费能力,影响内需。青壮年是社会消费的主体,老年人消费欲望和需求、消费能力相对较弱,一旦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就会降低整个社会消费能力,导致内需不足进一步加剧,很多产业就会萎缩,极大影响中国经济转型。

  四是社会养老面临空前压力。2020年后,届时既缺乏养老所需财力也缺乏养老所需人力。尤其是2030年后,养老问题将更严重,届时供养一个老年人所用的劳动力将由目前的近5个演变成2个。

  五是造成社会总储蓄下降。青壮年人口减少及养老负担增加,将导致社会总储蓄减少,使社会总投资下降,弱化经济增长动力。

  六是将引发房地产泡沫提前破灭。青壮年是购房的主要推动力,青壮年人口急剧下降,对房地产业将构成沉重打击,少子化日益加剧将使房地产泡沫破灭并难以复苏,日本就是前车之鉴。

  或引发经济台阶式下行

  文章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托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优势,紧紧抓住全球化机遇,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经过30多年艰苦努力,迈进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GDP已达7000多美元,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二,成为了全球工业品生产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

  然而,随着少子化的日益严重,劳动力供求发生逆转,未来劳动力供应量将急剧下降,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将成为历史。传统依靠劳动力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已难以为继,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由于少儿人口大幅下降,减少了未来的劳动力供给总量,从而造成人口红利期缩短。中国人口红利已于2010年出现拐点,开始衰减,并将于2020年左右枯竭,目前处于末梢期。同其他国家人口平稳变动不同,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将快速进入人口负债期。人口红利的消失,必然会带来经济增长的减速。2020年之后,仅考虑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将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在过去三十多年年均增长率基础上,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

  作为发展中大国,大量增加劳动力投入依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未来劳动力供应量的急剧下降,会造成中国在现代化进程推进中,过早丧失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届时中国既无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又无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在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中国将遇到改革开放后最为严峻的社会经济发展危机,或将面临经济大幅滑坡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双重风险。

  人是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劳动力的减少,就意味着财富创造者的减少。由于人口的剧变将导致中国潜在生产率大幅下降,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既不是U型、V型,也不是W型,而是台阶式下滑。“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将维持中高速,“十四五”将下一个台阶,进入5%左右的中速,2030年后将再下一个台阶进入3%左右的低速。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已经较大,中国经济增长应从速度赶超型转为质量效益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这两个百年目标,从人口角度看,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有忧无险;而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则存在重大战略隐患。问题就在人口上。

  由于中国尚处于人口红利末梢期,还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供给。此外,当前中国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及城镇化水平低下的发展瓶颈。上述四大领域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且在市场化、服务业发展、城镇化方面也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既是约束条件也是潜力所在,这几个方面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引擎,有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要注意人口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口结构处于少子化(即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20%以下)情形下,能由中等收入经济体演变成发达经济体。当前中国发展水平离现代化目标距离甚远,然而人口已进入少子化。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