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降息会不会引发全球货币战争?

http://www.CRNTT.com   2014-11-27 09:14:27  


  中评社北京11月27日讯/中国降息,引发连锁反应。11月24日是降息后首个交易日,在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出现直线下跌,收盘时大幅暴跌近200个点,创2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引发市场关注。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年来处于上涨通道。但在今年一季度,情势有所不同。6月份以后,人民币对美元依然进入趋涨轨道。中国调结构下的经济新常态,亦得到决策层确认。对于中国每月或每季度经济增长的些微悸动,海内外各大机构均表现出特别的敏感。尤其在日本继续量化宽松政策、欧元区实施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中国货币政策走向颇引人关注。

  从两轮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以及二、三季度稍微放大的信贷流向,也依然维持着“微刺激”的节奏。今年的货币政策,中国没有强刺激的放水。宏观经济低迷,决策层只是放任了地方政府去行政化的楼市限购松绑,9·30新政和促进住房消费,更非楼市刺激经济的重蹈覆辙,而是释放观望和被压抑的刚需。

  有节制的货币政策节奏下,突然降息的口子再小,激起的市场效应也是巨大的。这种市场激烈反应,并非货币政策本身,而是市场期望值过度压抑下的突然释放。

  在此情势下,人民币汇率当然会随势波动。相对终结量化宽松的强势美元,即使中国不降息,人民币也会相对弱下来,这是其一。其二是欧日通缩困局依然,结构调整下的中国宏观经济也有通缩之忧。中国降息,虽不至于像日元在“安倍经济学”导向下明目张胆地贬值和欧元犹疑不决地走弱,但政策逻辑是一样的,降息下的人民币带来的市场后果就是贬值。但这种贬值属于市场情绪的应声而变,而非持久的长线走弱。

  在人民币和美元“双向波动”的捆绑下,欧元和日元一再贬值,人民币亦承受不了来自欧日两大经济体的压力。统计显示,过去半年里,日元和欧元相对于美元相继贬值近10%,而相对人民币更是贬值近12%。自2012年末以来,人民币对日元已经累计升值近1/3,本月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创下历史新高,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也创了超过10年的新高。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