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鲁政委:人民币不贬值错觉应打破

http://www.CRNTT.com   2014-11-26 09:18:20  


让市场力量决定中间价来增加人民币的波动率
  中评社北京11月26日讯/近十年来,中国已经从主要的出口国成长为全球经济发动机之一,在此期间人民币持续升值也成了市场根深蒂固的预期。但咨询公司NewGenStrategies资深咨询师Matthew Garrett近日发表文章称,市场对于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可能要改变了,在未来的12个月内,人民币有50%的概率会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贬值和大幅波动。

  新京报就此专访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他认为,中国现在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高估和波动率不足。他开出的药方是,让市场力量决定中间价来增加人民币的波动率,让汇率市场价格反映中国经济基本面,通过解除汇率高估的压制来释放经济内生动力,消除经济对财政与货币持续刺激的依赖。文章内容如下。

  汇率高估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

  问:美国在11月结束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这一标志性事件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鲁政委:美国的三轮QE从规模和持续时间在史上都是空前的,它的结束标志着美国对于经济的持续复苏充满信心,也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通常大家认为,美国经济好转的话,意味着它对全球的需求会有所增长,从而在未来将再度扮演全球经济“火车头”的角色。问题是,这个“火车头”现在是开起来了,但中国这一次能否像上一轮繁荣那样挂得上它呢?

  2002年前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比为21%左右,但目前已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不足17%;加上最近几年中国国内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在内的各种成本不断上升,低端制造业不断向东南亚、墨西哥和东欧分流,高端制造业则重返美国本土市场,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如果人民币汇率高估无法得到纠正,美国经济好转对于中国的利好是逐渐降低的。在过去十多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占比下降的同时,对于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占比在不断增大,但随着美元的持续走强,未来新兴经济体也会面临经济持续调整的压力,这对中国向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和投资,都会是一个越来越大的考验。

  美国目前仍是全球创新的“策源地”,更多投资美国,也将使中国分享其无意之中的技术外溢,这是加速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可行“快捷方式”。

  问:在目前的汇率机制下,美国QE退出对于中国汇率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鲁政委:首先,货币错配风险,即有外币负债却没外币收入,用本币的收入去偿还外币的负债,这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是潜在的巨大风险。这一轮美国宽松的时间很长,纵容了企业外币负债的增加。一旦人民币突然贬值,如果没有做套保,将会使这些企业的负债凭空增加,我们在与涉外企业客户的日常交往中发现,这类存在货币错配的企业,还是不少的。

  第二,有效汇率进一步高估。高估的货币最终后果就是可贸易程度高的企业(主要是第二产业)普遍盈利困难,大量倒闭。

  第三,外汇储备的流动性风险。美元长期宽松,导致美元低利率和汇率持续贬值,外汇储备则相应在这些年里面临着不断加大的要求分散投资的压力,由此导致外储被迫向非美资产分散,向债券之外的非标资产、实物资产分散,造成储备资产组合的流动性显着降低。因此,别看有四万亿,其实很多是流动性不足的。在美元进入升值周期和加息周期的背景下,外汇储备应该在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间把握好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