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4-02-16 09:10:32  


中国需要充分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和制度优势,承担必要的成本和风险,为中国经济增长开创新的时代。
  中评社北京2月16日讯/中国经济已到了转折的十字路口。经济增长的逻辑面临根本的改变,与此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也需要全面转变。但路径依赖、原有资源配置对新结构的制约、转型过程的“破”“立”关系把握,都给中国经济“脱胎换骨”带来难度和风险。

  上海证券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文章表示,中国需要直面挑战,充分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和制度优势,承担必要的成本和风险,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完成“华丽转身”,为中国经济增长开创新的时代。

  面临的挑战

  文章称,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已有所下降。但这只是需要面对的现实。较低经济增速是与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是可持续的,能实现资源充分使用的,特别是能保证充分就业的。当然,如果不承认,或者市场没有及时面对这个现实,则可能发生资产定价错误,产生政策失误,从而给经济运行带来风险。

  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转型。以往存在明确的产业方向,通过政府集中资源办大事,以生产为中心,“跑马圈地”式粗放扩张,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束。民众需求从生存转向生活,从使用闲置资源转向优化配置资源,社会快速老龄化。中国经济需要逐步形成内需驱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社会。中国的分工体系将得到拓展,对有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制度需求强烈,特别是对社会服务、法制、金融等需求上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通过激发活力的单一制度变革,在原有制度体系下的修修补补,已不足以应对经济转型。中国需要理念和制度体系的根本转换,需要重塑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既需要引导这轮伟大的转型,更要实现职能的转变,弥补社会服务不足,转向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当前较为急迫的挑战,是资源错配和体制机制扭曲。当前中国经济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房地产-影子银行”循环,导致各类成本高企。为了把经济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过度使用需求刺激政策,延缓了经济转型,原有的经济结构矛盾进一步积累。

  适应于原经济结构的金融体系,在利润压力和实体经济错误信号引导下,源源不断地将经济资源,直接或者间接配置于加强原有结构扭曲的领域,抬升了市场利率水平,恶化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挤出了新兴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金融体系的运行,建立在脆弱的政府隐性担保和房地产泡沫的基础上。原有的增长体系和潜在的新增长体系已都在竞争社会资源。在这种环境下,延缓经济结构调整,不仅积累系统性风险,还扼杀新的增长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