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张维迎:改革进程开始逆转

http://www.CRNTT.com   2012-12-22 09:40:54  


经济学家 张维迎
  中评社北京12月22日讯/财经网日前登载文章“张维迎:改革进程开始逆转”,文章说,事实证明,改革并不是不可逆转的。改革开始的二十年,是理念战胜利益,尽管有阻力也要推行,所以我们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现在基本上是利益战胜理念,几乎所有出台的政策都是为了保护和增加各个部门的自我利益。我们的未来依赖于理念能否再次战胜利益,依赖于有理念、有担当的领导力。全文如下:

  事实证明,改革并不是不可逆转的。改革开始的二十年,是理念战胜利益,尽管有阻力也要推行,所以我们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现在基本上是利益战胜理念,几乎所有出台的政策都是为了保护和增加各个部门的自我利益。

  我们的未来依赖于理念能否再次战胜利益,依赖于有理念、有担当的领导力

  在改革开放30年后,凯恩斯主义不仅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而且指引了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国开始了事实上的“国进民退”浪潮,改革的进程开始逆转。

  自1978年开启的中国经济改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及经济高速增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选择越来越多,自由也越来越多;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改革前的第13位上升到现在的第2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越来越大,G2(两国集团)成为国际流行词汇,甚至有“全球领导力东移”的说法。

  另一方面,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尖锐,诸如收入分配不均、地区差异扩大、官场腐败严重、医疗和教育不公平、生态环境恶化等等,使得人们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随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减少,反而有所上升。

  两种逆市场思潮兴起

  与这两种现象相对应,在如何评价过去的改革和指导未来的改革上,出现了两种思潮:中国模式论和改革失败论。“中国模式论”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奇迹来自独特的“中国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强大的政府干预和国有经济主导,完全不同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不同于“华盛顿共识”所主张的自由竞争和私有企业制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