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消费是马鞍而不是橄榄

http://www.CRNTT.com   2012-09-05 08:31:12  


  中评社北京9月5日讯/要投资还是要消费?这是一个伪命题。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评论员叶檀文章称,最近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处于加速下滑过程中。在一片提振内需的呼声中,林毅夫先生的反对意见格外引人关注。

  8月初,林毅夫先生接受奥地利《标准报》采访,明确指出,投资才是转轨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警告过度消费将把中国拖入危机之中。这位乐观主义者建议以日本等东亚国家为借鉴,致力于基础设施与货币领域的投资,任何一个以贷款消费拉动增长的国家,最终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机。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在于对中国的投资。一旦中国停止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就不会有德国或者奥地利的出口奇迹。这对于世界经济而言将是一场灾难。

  与此相反,9月2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继续呼吁,当前应重点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启动居民消费。用民生消费、国内投资、外汇“三驾马车”均衡发展来带动经济发展。

  文章认为,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没有投资,消费将成无源之水;没有消费,投资将成无本之木。

  中国投资总量并不少,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占GDP的总量已达60%以上。与投资总量上升相反的是,根据世行等研究机构的报告,本世纪以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下降,换句话说,中国的投资效率在下降,创新能力未能提升。

  探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效率,不能缺少最重要的变量,即投资过程中的租金成本,寻租、设租、层层转包层层剥皮,屡见不鲜,从再加上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与国企主导,在投资项目中,类似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层层转包,按照审计署的审计以及最近曝光的大案计算,租金等于投资资金的一半以上。

  如果以存量财富计算,50%的租金就是造成50%甚至更高的沉没成本,外加现在财富的损毁与基础建设的重修,同样质量的基建所需要的支出将更高。而这些成本、支出还没有加上“跑项目”的费用、治理贪腐的费用。中国填平经济低谷的洼地,需要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基础投资,高铁项目是必须的工程。但在此之前,保证投资效率与质量是必备的前提,失去这一前提而奢谈投资,将让中国地方政府在现有的债务危机上更进一步。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基础工程有一半以上成为租金,恐怕罗斯福新政不会让美国经济走出困境,反而会让美国被债务压垮了。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