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大城市新中产:消费降级压力中的弱势群体

http://www.CRNTT.com   2012-03-16 11:35:36  


大城市的新中产,居然已经是弱势群体。
  中评社北京3月16日讯/对于“大城市里的新中产”,持续缩水的可支配预算(收入增幅赶不上物价涨幅,尤其是房价和非必需用品的涨幅)形成了挥之不去的消费降级的压力。于是,寻求更优的价格、达成更好的交易,成了他们不懈的追逐,以对抗消费降级的向下张力。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高利民今日在东方网撰文“大城市新中产:消费降级压力中的弱势群体”,详文如下:

  大城市里的新中产们,“日子不好过”。不止如此,对于其中的单身男女,恐怕还得加上“无奈”和“窝囊”的限制词。

  “剩女”,早已经成了“无奈”里的司空见惯。今天,最感“窝囊”的则是大城市里的新兴中产阶层一族。网易日前公布了一组数据,解读“为何月薪一万元仍然不够花”。

  对于已经组建家庭养子育女的中产阶层,“焦虑”,更成了催熬他们心智体力的漏壶银箭。

  怎样算中产?按照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口径,中国月收入1万元以上为富裕人群,月收入4000-6500为中产阶层。按照麦肯锡的尺度,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家庭为富裕家庭,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为中产家庭。

  新中产,是新近五年步入中产行列的人群。这个总数为6800万人的群体,其中的1700万人集中在一二线城市,5100万人分散在其他较小的城市中。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新中产们,与生活在其他较小城市的新中产们,尽管年龄类似、收入相近,却处于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状态,拥有的是相距甚远的幸福指数。小城市的新中产远比大城市的同类安逸得多、快乐得多;大城市的新中产,已经退化成弱势群体,无论喜欢与否、承认与否。相比小城市的“小新中产”,大城市的“大新中产”们,正在承受痛苦的“消费降级压力”。

  为简化起见,我们将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新中产称为“大新中产”,这个阶层的人群常常苦笑着自称“大兴中产”。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资料来源:《小城市大收获:中国快速增长的新机遇》,波士顿咨询公司2010年11月发布),居住在上海的张蔚(化名,34岁、已婚、有一个9岁女儿、纺织公司会计),税后家庭收入6500元,生活必需品开支 3860元(不包含服装、用于个人护理的化妆品护肤品),可自由支配收入2640元。如果支付房贷月供 4000 元(两居小户型,80平方米,12000元每平方米),那么,她的最终可支配收入是-1360元;如果支付房租2000元,那么,她的最终可支配收入是640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