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消费是马鞍而不是橄榄

http://www.CRNTT.com   2012-09-05 08:31:12  


 
  文章表示,与投资相对应,拉动消费不能忽略最基础的消费公共性。

  中国的消费能力真的不足吗?从房地产、汽车消费来看,并非如此。在今年上半年如此低迷的背景下,二季度以来房地产成交量依然在上升,而去年以来的高档车消费呈现井喷行情,近几年宝马车等厂商逆势增加生产线。在美国的境外人士购房者中,中国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近邻加拿大,而海外旅游购物,国人的消费能力仅次于美国、德国,大有赶英超美的架势。

  第三产业被低估,会造成居民消费被低估。而房地产交易主要计入投资而非消费,导致消费被低估而投资被高估。中国的自有住房服务消费按成本法计算,即自有住房服务消费等于当期发生的房屋维修支出、折旧费、物业管理费之和。照此计算,2008年中国自有住房服务消费占当年居民消费的7.4%。如果加上居民租房服务消费,居民住房服务消费占当年居民消费支出的7.9%。这显然与现状不符,中国居民的真实消费和消费负债被低估。

  文章指出,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中国消费呈现的是马鞍型,而非健康的橄榄型。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人消费与发达国家接轨,而另一部分低收入群体与非洲接轨。2009年12月,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彭志龙撰文指出,2008年,中国居民食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的33.1%,美国这一比重只有6%。换句话说,大多数人的消费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拥有高收入的人消费早已国际化。收入差距越大,马鞍现象越严重,最终将造成消费的断裂,企业或者追求奢侈消费一族,或者缺乏创新为满足低收入人群生产,缺少创立品牌的根基。2009年7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坦承,收入差距的拉大是影响消费占比下降的重要因素。

  文章强调,中国处于转型关键期,继续投资,必须提高投资效率,拉动消费,必须增加中产收入人群的数量。离开租金谈投资,或者离开收入差距谈消费,避开中国经济结构中最危险的地陷现象,不可能让中国经济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