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常态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

http://www.CRNTT.com   2015-03-25 09:39:30  


  中评社北京3月25日讯/2015 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左右,说明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很多人担心中国经济“崩盘”,其实大可不必,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外柔内刚,很健康。

  中国证券报发表经济学博士金岩石文章表示,一国经济增长的潜能从何而来?似是而非的答案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其实,“三驾马车”只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分析指标,而决定一国经济增长潜能的三大要素是:1. 劳动力人口;2. 全要素生产率(以创新为最);3. 制度性变革。从这三大要素看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统计分析的重点应关注新“三驾马车”。

  第一驾“马车”是消费,但不是一般消费的增长,而是消费的升级。在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增长从2012 年开始呈净减少,此后的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于劳动力品质的提升,从而使知识经济逐渐超越劳动经济。与知识经济相对应的消费行为是城市化驱动的消费升级,如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牌时尚、高档格调、文化教育和休闲旅游的消费比重将逐渐提升。

  第二驾“马车”是投资,但不是政府主导的投资,而是民间创业驱动的创新投资。如李克强总理讲的“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手在民间,破茧可出蚕”。显然,政府主导的举债投资模式已经被抛弃了!中国的投融资体制将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投资的“操盘手”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于民间,而非以往主要来自于政府和国有企业。无数事实证明,创新企业可吸纳小额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却不能培育创新企业。通俗地说,政府投资只能搭车,不能驾车,政府坐在驾驶座上的企业必然丧失创新成长的欲望。

  第三驾“马车”是出口,但不是“中国制造”的出口,更非“中国创造”的出口,而是“中国信用”的出口。曾几何时,“中国制造”驰骋天下,所向无敌,背后是劳动经济而非知识经济。“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人口红利而非创新驱动,为此支付的代价则是不可持续的环境破坏与资源枯竭。超一流的“中国创造”目前还是凤毛麟角,而人民币跨境业务却就在此时呈爆发性增长,2014 年达到10 万多亿元的贸易规模,让中国的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显着上升,目前的市场份额已排名第四,预计今年有望破格纳入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纸黄金”。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