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看清经济新常态的“柳暗花明”

http://www.CRNTT.com   2015-03-21 10:51:41  


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应当如何看待?
  中评社北京3月21日讯/2月份的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引发广泛关注。联系经济增速的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3%,CPI增幅却稳定在1.4%,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24%,居民消费仍保持强劲增长……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周人杰文章分析,喜忧参半的数据,应当如何看待?这是不可回避的社会焦点。

  趋势上看,纵览去年全年的数据,GDP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3%,新增就业创下1322万人的佳绩,10.1%的收入增速也跑赢了人均GDP,粮食产量更收获了不起的“十一连增”。因此,全局性的判断仍是稳中有进、总体向好,完全可以服下一颗定心丸。至于仅28天的2月份,假期多达11天,略有波动也属于预料之中。

  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由点及面,由月度、季度,到年度及十八大以来两年多的数据观察,“新常态”正渐入佳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理解新常态的变化,看清楚中国经济有哪些“变”,有哪些“不变”,得从消费、生产入手。

  消费,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获得感”。有比较才分高下、知不易。以往,虽有GDP两位数的快跑,可是物价贵、房价高,收入增幅相当部分被开销抵掉。而这两年,GDP增速下来一些,但就业、收入都“蛮拼的”,物价、房价都稳住了,换句话说,手里的钱更值钱了。去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1.2%,成为主引擎。春节期间500多万人次出国游,消费上千亿美元;以往挤绿皮车返乡的农民工,纷纷乘动车、骑摩托。消费万花筒中,呈现越来越多的发展型、享受型色彩。

  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钱花得大方了,企业日子才好过。有人抱怨寒冬难耐,抱怨贷款难、贷款贵,其实只是发展的一个侧面。简政放权促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客风潮”,商事制度改革后,到去年底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7万户。同时,劳动生产率激增7%,创新指数逐年递进,发展环境日渐改善,一跃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制造业压力大了,服务业补上去了;“三高”行业弱了,环保、民生领域却孕育新的增长点。没有大水漫灌,营商创业依旧郁郁葱葱。

  文章表示,消费与投资的新常态,一方面来自客观上的“三期叠加”,以及世界经济“亚健康”的压力传导,一方面也来自主观上工作重心的转移,更主动强调质量与效益。有人可能发问,速度与质量为什么不能齐头并进,有没有那种“鱼与熊掌得兼”的好事情?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