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西进” 使乌克兰显得无足轻重?

http://www.CRNTT.com   2015-03-31 12:13:14  


 
  乌克兰冲突让创建一个从大西洋(600558,股吧)到太平洋(601099,股吧)的“大欧洲”的希望化为泡影——冷战结束后人们曾讨论过创建“大欧洲”的可能性。这不是因为俄罗斯和欧盟(EU)已经永远地分道扬镳——欧洲的历史表明,彼此之间再不共戴天的仇敌也能找到共同立场——而是因为当前的对峙发生在全球结盟的关键时刻。

  一方面,有关国家围绕美国提议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展开的谈判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如果美国和欧盟成功创建一个庞大的自由贸易区,那么“旧世界”将与“新世界”的进程紧紧绑在一起,绕开美国建立俄罗斯-欧盟实体(这是俄罗斯和欧洲某些反美势力的梦想)的可能性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方面:中国正在向西转,这可能对欧洲产生重大影响。

  2013年秋,俄罗斯和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产生的对峙即将走到一个关键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此时宣布“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颇具象征意义。中国避免与其他强国竞争势力范围,并提出了一个有可能包容、甚至在经济上吸纳欧亚大陆所有国家的计划。实际上,就一国能够承诺投入的资源来说,其他任何国家都很难与中国匹敌。

  其他所有玩家(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在欧亚大陆主要动用政治手段,也因此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而中国提供了随时可动用的现金,并且不关心接收方是何种政权,也不关心接收方的优先国策是什么。

  丝绸之路计划的目标之一是,抓住欧洲混乱局面在西方开启的机遇。旧日的丝绸之路一直延伸至东南欧、南欧以及中东地区。丝绸之路的重建将让中国的经济影响力扩展至(从希腊到伊拉克等)陷入困境的地区——尽管布鲁塞尔和华盛顿方面多次试图解决这些地区的问题,但现在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中国不打算承担政治上的责任,但它很愿意利用这些地区的需求。

  中国西进的部分原因在于,它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明显会招致与美国的对抗,北京方面希望避免出现这种局面,至少是暂时避免。然而,通过将利益推进到欧洲,中国将不得不面对美国。

  欧洲大国渴望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所引发的争议,只是中国即将与美国在这个新领域产生竞争的首个迹象。举例来说,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欧洲最大的对华技术输出国,中国则是德国在欧盟以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德国的对华投资额在欧洲国家当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