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明斯克2.0能否拯救乌克兰?

http://www.CRNTT.com   2015-03-02 11:02:46  


德、法、俄、乌及白俄罗斯领导人出席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会谈。
  中评社北京3月2日讯/乌俄德法四国领导在明斯克达成新一轮乌克兰东部停火协议,但能否奏效难以预卜,特别是东部武装强攻击在杰巴利采沃地区陷于重围的政府军,获取重要战略优势。
 
  乌克兰危机中,俄、欧两败俱伤。然而如2月14日期的《经济学人》周刊封面专题所承认:无论从短期战术还是长期战略,普京都日占上风。
 
  仅仅奇取克里米亚,掌控黑海要冲,虽然短期代价巨大,但是百年战略利益,直可比拟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1亿2000万美元)向俄国购买阿拉斯加。此事当时也曾被美国舆论批评为“(国务卿)西华德的蠢举”。
 
  从近期看,乌克兰东部分裂状态得到“冻结”,而西部成为欧洲经援的无底洞。乌克兰不但不再是个单一整体,更可能继续分崩离析。
 
  乌东战场的居民主体是俄罗斯族,也是生灵涂炭的最大牺牲品。乌克兰政府所以毫无顾忌坚持内战,也体现了欧美报道的偏见。我只在《纽约时报》上偶然读到乌克兰政府军对乌东城市平民区“不分青红皂白(indiscriminate)”的炮轰。因此俄方在这次停火协议中,坚持双方撤离重武器。
 
  从战场表现,政府军近于当年的北洋军队,是扶不起的阿斗。表现不俗的,是西方难于启齿支持的各种变相“光头党”民兵,例如曾经以类似纳粹标记为党徽的乌克兰Svoboda党武装。
 
  《经济学人》专题报道忧心忡忡承认:更糟糕的是欧洲民意日渐转向。如最近希腊大选显示,越来越多左、右翼民意开始同情支持俄国立场,甚至包括遭到前苏联镇压的匈牙利。这无非说明,认识到乌克兰危机损害欧洲自身利益的民众不断增加,迟早会通过民主机制,动摇北约和欧盟的一致决策过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