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刘军:乌克兰乱局周年祭

http://www.CRNTT.com   2014-12-15 09:58:15  


  中评社北京12月15日讯/2013年11月21日,亚努科维奇政府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随后基辅等大城市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乌克兰乱局就此拉开帷幕。一年以来,从亚努科维奇黯然下台,到克里米亚半岛火速易主,再到持续至今的东部地区叛乱,乌克兰究竟何去何从?

动荡仍将持续

  4月以来,乌克兰政府军在东部地区发动了反恐行动,打击亲俄分裂武装。不出意外,乌军的进攻遭遇重大挫折。

  独立之初,依仗从苏联继承的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乌克兰曾经拥有欧洲一流的军队,装备有核武器和现代化的常规武器,但持续多年的严重经费不足,让乌军濒临崩溃。2013年乌克兰军队已经萎缩到独立之初的约30%规模,年度军费开支不足20亿美元,人均军费开支只有俄罗斯的20%。近期,波罗申科总统表示东部动荡已经导致该国65%的军事技术设备被毁,乌克兰东部军队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在乌克兰东部军事行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右翼极端主义分子组成的非正规军,如“阿佐夫”营。

  结局是,政府军无力迅速、彻底地击败东部亲俄武装,而东部亲俄武装势力也暂时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乌克兰由此陷入持续的动荡之中。继9月达成的停火协议之后,波罗申科政府对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实行的经济封锁,不仅在已然对立的东西部民族伤口上撒上了一把盐,还诚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这是一个大错误,因为他们在亲手将这些地区分割出来”。有关俄罗斯军队、装备进入乌东部地区的消息,早已不是“新闻”。至于所谓的停火协议,从来只是一纸空文,交火和流血从未停止过。

  乌克兰乱局以来,欧美大国如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异口同声地指责俄罗斯,通过欧盟、欧安会、北约等国际组织采取行动,打压支持东部武装分子及其“幕后主使”俄罗斯。这类五花八门的行动中,最为有效的无疑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尤其是通过大幅降低国际石油价格来打压俄罗斯经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用油价打击俄罗斯,美国自己也很受伤,尤其是其新兴的页岩气产业很受伤。不说欧美诸国内部关于如何制裁俄罗斯的分歧,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如今的俄罗斯,显然不是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了。

  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有经济实力庞大且油气饥渴的中国作为邻居,有综合国力强盛并有军事和战略合作意愿的中国作为伙伴,欧美的制裁效果不彰,难以达到使俄罗斯就范的战略目的。迄今为止,制裁高压之下的俄罗斯,仍然牢牢地掌控着“主场优势”,“绝不低头”,欧美只能唇枪舌剑,望洋兴叹。此外,寒冬已经到来,无论乌克兰是什么颜色,无论欧洲诸国是否反俄,天然气始终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俄罗斯人当然是乐意赚取大把的油气美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