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葛剑雄:如何建构统一比统一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4-09-21 10:39:02  


 
古代少数民族如何认同中国?

  搜狐文化:您在《统一与分裂》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数据——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只有81年。这81年的“统一”,从国家权力抵达地方疆域来说,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被统一到中央政权了? 

  葛剑雄:即使在81年里面,应该讲也是不同的地方统一的程度不同。但是不管怎么样,从清朝乾隆24年到鸦片战争这段时间,应该讲在它统治的地方,的确都拥有无可挑战的主权,我把它作为政治统一,但是内部有不同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所谓天下18省后来22省,政府设立了省府州县,这个是比较完整的建制,上面是府或者州,或者省到中央,中央的文件、皇帝的命令这样逐级下达,下面的情况逐级上报,最重要的户口、赋税都是根据中央的统一命令征收,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实际上就是一些特殊的政权。比如东北,东北长期好多地方没有人的,主要是军事驻防,通过将军衙门来管辖,清朝光绪末年才建立了东北三省。为什么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被俄国人占领?一方面当然是它侵略,但另一方面,清朝在黑龙江以北人很少,更没有及时设置行政机构,所以大多数俄国史学家不承认是侵略,称俄国人是“新土地的开发者”。在新疆建立的也是伊犁将军,新疆的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基本是自治的,汉人在那里不多,也是通过伊犁将军管辖。内外蒙古又是一个体制,建立盟旗的制度,这是游牧民族一种,也不同于内地。另外西藏是中央派大臣的,西宁也是派驻大臣的。有些地方其实并没有派正式的行政机构去管它,为什么?天下都是我的,这些地方我专门去设机构干什么呢?一直到清朝末年,因为主要是受到外面的刺激,比如法国人占领越南以后开始占据我们的岛,在这个情况下才派员率水师去巡海,并且在南海竖碑,命名岛的名字,要不是受到外来刺激可能不会那样做。

  搜狐文化:从历史上中国的疆域范围来看,现代中国的地理范围大体上是继承了清朝的,包括新疆、西藏、西南少数民族省份都成为清朝版图的一部分。那么,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最初当然都是被武力征服的,后来又是如何认同“中国”的?

  葛剑雄:唐朝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一些羁縻政权,羁縻府、羁縻州,对这些地方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已经接近于内地的政权行政区,地区管辖的;第二种是完全自治的根本管都不管,只要不造反就行了;第三种完全是有名无实,甚至那些地方在哪里朝廷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以前地图上画出来了,却讲不出名、到底什么人管,就是这种情况。行政管理是要成本的。现在为止,像西藏有几个地方,中央早就已经批准它设立县了,但还是设不起来,为什么?人太少、太分散,地方很大,成本太高。

  到了元朝,朝廷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宣谕司、宣抚司,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慰问团,但实际上选为司的长官是谁?是当地的土著,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中央给他一个名义让他自治,类似这样不管所以叫土司。在土司的阶段,对他们的要求是只要你忠于皇帝不造反就行,并不灌输文化。等到清朝大多数开始实行改土归流(什么叫改土归流?原来土著世袭的这些州改由流动的官治理,中央指派的或者省里派来的官取代了土司,这叫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前提是这些地方大量汉人移民进入超过了当地少数民族人口,有了比较方便的交通路线,而且一般当地的粮食能够自给,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往往采取改土归流把土官废除,有的土官被迁到江西等内地。)建立正式行政区以后马上开科举,办学校,逐步改变当地人的观念,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有的还给一定优惠政策,比如让当地少数民族头目送子弟进学校参加科举,通过这些方法让他逐步认同中原文化。

  这个过程中间也会碰到少数民族的反抗,反抗就被镇压,这是无疑的。改土归流在贵州等地随着移民的进入开始有矛盾,很多汉人进去以后少数民族受到威胁,遇到这种情况,朝廷有时候用武力推广把土著废掉,但是另一方面清朝又对少数民族种种优待,比如在那些没有改土归流的纯粹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像新疆、西藏、青海没法改土归流的地方,就依靠当地的少数民族上层或宗教领袖。改土归流的前提是汉族移民及当地的定居人口要占比较优势才可以,否则统治谁去?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通过对它的上层起作用,文化上很难使少数民族很快认同,主要是通过宗教,包括蒙古也是利用宗教。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今天西藏、新疆、蒙古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国家认同相对来讲比较弱,就是还没有经过文化观念的阶段。特别是新疆,中原文化的影响本来就比较弱,与中原的联系也时断时续,公元12世纪之后很多都陆续皈伊斯兰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