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葛剑雄:如何建构统一比统一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4-09-21 10:39:02  


 
  葛剑雄:其实现在人的“统一观”并不是一开始的统一观念,基本上它只是存在于狭义的中国范围里。比如说孔子时代强调“夷夏之辨”,“统一”实际上是指统一夏,而不是指统一夷。后来统一往往有王朝自己本身的地方,比如汉朝从来没统一匈奴,甚至匈奴投降以后还“天子不臣”,把它的位置放在诸侯之上。历史上,所谓的“大一统”往往是不包括周边那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即使到了清朝初年,好多少数民族地区都还没改土归流,对清王朝来说,少数民族只要服从就行。一般人认为的“大一统”观念,并不符合当初历史上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历来就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我的,要统一你都是可以的,而且都是应该的,只是条件还不具备或者说没有必要,因为你们还太落后、没有开化还不配做我的臣民。

  这两方面其实反映在统一的矛盾上面,比如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大多数历史书都说,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其实不符合史实,宋朝统一的地方只是中原,没有包括唐朝的全部。连传统的中原都没有能完全统一,譬如今天的北京,成了辽朝的南京。又比如我们今天讲中国文化,很多人头脑里是不包括其他文化的,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实际还是局限于华夏(汉族)文化。我们历来所谓“大一统”的观念,从本质上讲只是华夏地区,只是汉族地区,并不是真正的大一统。另一方面又错误地把整个天下都认为是应该由我来统治,我是天下的共主,古代中国的“大一统”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观念。

  搜狐文化:“统一”从制度上看有哪些好处?从文化上看有哪些隐患?

  葛剑雄:统一的一个好处是有利于抵御外敌。历史上中原地区多数时期因统一形成一股巨大的能力,北方的游牧民族,最早的匈奴,以后的女真、蒙古,平时骚扰你一下,中原王朝足以对付。即使大举入侵,也能以举国之力抵抗。明朝长城防线上住了几十万军队,粮食基本都是南方来的,全部的力量用在防御,如果分裂,这种情况就不大可能实现。在少数民族看来,要灭掉一个中原的朝代不是那么容易的,一般仅满足于获得财富和人力。还有,在这个过程中间,由于中原长期是统一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最后那些军事上的征服者都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蒙古人进来了最后蒙古人接受了中原传统文化,满族进来了,满族人被中原文化征服了,以后完全把自己看成是中国文化的继承人了。我们讲中国的历史是延续的,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早就形成了这么一个统一的核心。 

  第二,统一以后可以形成强大的力量来抵御自然灾害。中国这个国家的气侯和世界上其他大国相比是比较差的,中国的东部、中部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历史上东部不是大水就是旱,几乎没有一年没有灾。和同纬度的其他城市相比,中国城市夏天比别的城市热,冬天比人家冷,你看英国的伦敦比哈尔滨还北,但是冬天一般不会超过零下5度,夏天20多度,30度都是很少。为什么中国能够支撑下来没有像某些民族那样因为特大自然灾害劫难而分崩离析?就是因为中国中原部分统一了,统一以后就具备以丰补欠、在大范围内调剂的条件,整个国家可以达到平衡,实现自给自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