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美国制造“亚洲克里米亚”是为自己挖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4-04-16 11:32:08  


美政府一连串针对亚太地区形势的言论似乎预示其幷未吸取克里米亚教训
  中评社北京4月16日讯/“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极为不满但又束手无策的美国,最近将火气发在了中国的身上…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礁都有清晰、明确的历史经纬,美国不但不朝着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反而任由日菲肆意挑动中国核心利益。如果美国继续这一思维,终究会给自己埋下一个个陷阱,无法自拔。”财讯网“环球焦点透视”日前登载评论文章“美国制造亚洲克里米亚是为自己挖陷阱”,全文内容如下:

  克里米亚归俄在乌克兰东部引发骨牌效应仍在上演,对俄罗斯极为不满但又束手无策的美国,最近牵着日菲两国,将火气发在了中国的身上。无论是钓鱼岛还是仁爱礁等,从根本上,都和克里米亚难以相提并论。克里米亚发展到今天是在历史、文化及政治等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但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礁都有清晰、明确的历史经纬。美国不但不朝着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反而任由日菲肆意挑动中国核心利益,将领土争端更加冲突化和复杂化。中国不是俄罗斯,习近平不是普京,但是,如果美国继续朝着这一思维看待亚太局势,其终究会给自己埋下一个个陷阱,无法自拔。这一判断来自美国亚太战略逐步失衡及空壳化以及其亚太盟邦的暴走倾向。

  乌克兰危机的发展出现了诸多出乎意料之外的结果,一是亚努科维奇在让步之后仍被推翻,二是俄罗斯兵不血刃地“收回”克里米亚。或许是因为有第一个意料之外才出现了第二个意料之外,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但是最为直接的原因应该是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压制,不断触及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不过美国并不认为如此,而是担忧俄罗斯给国际社会开了恶劣的先例,那就是大国可以通过武力后盾侵占小国的领土,而被美国认为最有可能效仿普京“吞并”克里米亚的国家就是中国。这是美国“敌人的朋友亦敌人”这一简单、愚蠢逻辑的推演,也是对亚太局势战略上的错误评判。

  克里米亚与乌克兰以及俄罗斯之间的历史纠葛,外界或许很难看得清楚,就像现在无法了解当年赫鲁晓夫把克里米亚当做“礼物”送给乌克兰的内心想法,也无法知晓为何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并没有想到过要回克里米亚。但是不管如何,对于俄罗斯而言,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是难言放弃的,普京就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将克里米亚牢牢地掌握在俄罗斯的手中。俄罗斯的历史源起于乌克兰的“基辅——罗斯”,俄罗斯人希望代表着斯拉夫民族古代文明的“基辅——罗斯”以及代表着斯拉夫民族现代荣耀的俄罗斯能够携手并肩。但是乌克兰的西去之心笃定,俄罗斯人又如何面对即将成为对手的小伙伴呢?

  俄罗斯西部的地形广阔平坦,这决定了俄罗斯要保卫莫斯科就必须要广阔的纵深,否则敌军将直插莫斯科心脏。二战前,苏联入侵芬兰、波兰等邻国,打造一条“东方战线”,其目的就是扩大战略纵深,抵挡德国军队的进攻。德国的闪电战很快就打到了莫斯科城外,虽然苏联最终抵挡住了德军的进攻,但是大纵深对保卫莫斯科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战后,苏联吸收了更多的加盟国,而且在东欧建立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用来保卫苏联政权。而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西部边境就处于灰色的地带。这些曾经经历过苏联苦难里程的加盟共和国以及华约组织成员对俄罗斯除了提防就是害怕。还有那些曾经一起导致苏联崩溃的独联体小兄弟们想的都是如何吸引西方国家的资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