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国学天才只是个神话?

http://www.CRNTT.com   2010-08-30 08:53:31  


 
    ※如果真是天才,孙见坤怎么办?

  维持招生制度公平是当前最不坏的结果

  提及高校招生自主权,人们很自然会想到背后的关系生、条子生,甚至舞弊造假,权力干预,这也是很多人反对特招孙见坤的理由。在普遍公信力缺失的环境下,给予高校、教授完全的自主权,很难保证人们都能信服,毕竟,钱钟书、钱伟长式的佳话,已经失去了土壤。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招生制度的刚性,无疑是最不坏的结果。一旦规则适用于所有人,就很难说孙见坤是招生制度的牺牲品。必须理解高考制度的现实处境:尽管它受到了权钱和关系的太多侵蚀,也确有必要革新和调整,但它仍然是一个能够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假若以各种各样的,只有权势才有资格享受的名义,在这个制度上开很多口子,令它的含义更宽泛,比如饱受诟病的高考加分政策,只会降低这个制度输出公正的效率。

  孙见坤怎么办?

  知名网友陶短房说,晚生后学有上中下三策,孙见坤不妨一听:上策是上书教育部门,专设一门“国学奇才科”,专门选拔国学奇才,标准自定,毕业去向自理,如此则各考各的,标准明晰,互不相扰,皆大欢喜。——这其实说的还是“自主招生”的改革,不仅是“国学”也好,文学也罢,甚至美学、动漫等等,只要是奇才,皆有这么一个破格的路径。但现在既然没有或说是被严重扭曲,那么维持招生制度的公平和严谨就是必要的。

  中策是说服孙见坤端正心态,并在国学专业研究方面给予帮助,而不占用学校资源,不干扰正常高考选拔秩序。——这也是有论者所说,国学天才何必恋复旦?去山西大学,转系读历史,研究国学,平常也可以跟复旦的老师们书信往来(再说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何必时常耿耿于自己是个招生制度的牺牲品呢?

  下策是帮孙见坤找几个好的辅导老师,认真复读,来年再考——就算总分再不济,至少文科和语文不能再不达标了吧。——其实复旦大学已经破格了,只要上“一本”就行,优惠了很多高考分,如果铁心要上复旦,求名师,这也不妨一试。


  结 语:世间总有天才,但天才如何被鉴别、被发现、乃至成就自我,却依然是个老大难题……

  (来源:腾讯评论《另一面》2010年8月30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