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五大领域明后年将加快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3-11-20 09:06:42  


 
  第二个超出预期的方面是改革机构的设置。在此之前,人们最大的预期是成立新的全国改革委员会或恢复原有的体改委。但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后,人们惊喜的发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机构不是一个新部委,而是比此前高得多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无疑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改革的决心,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除了关于市场作用的重大理论突破外,更重要的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的明确。跟过去的改革一样,新一轮改革既要改革微观体制,也要改革宏观体制,而且是微观、宏观一起改革。过去是分开改,80年代至1993年是改微观体制,从1994年开始着力改革四大宏观体制,这次改革则是微观、宏观整体设计,在很大程度是同步改。微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推进市场化的“后半场”,从全面打破市场壁垒入手,实现资源配置的全面市场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即改革从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环境三方面展开。其中重点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各种市场分割和垄断、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等。而宏观领域的改革包括通过改革促进宏观调控的完善,改革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在改善宏观调控方面,重点是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投资体制改革。从《决定》中可以看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财税体制改革――第一次提“现代财政制度”。财税体制问题是我国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最主要障碍,是改革触动利益最敏感、阻力和困难最大的方面。这次提出了“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要求,今后将围绕这个要求或原则加以稳步推进,以求从根本上优化财税制度,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文章表示,那这些改革总体设想如何落地,形成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红利?未来的改革将分成“现在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两种,“改革的现在进行时”是指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最紧迫、条件成熟、短期效果较好的改革,“改革的将来进行时”是指有些改革不仅会伤筋动骨,而且现实的阻力很大,所需时间也很长,当务之急是为未来推进这类改革创造条件,从它们的基础处、边缘处着力,渐进式推进,最后集中精准发力。政府行政、金融、投资、户籍制度、资源品价格改革,将成为明后年加快推进的改革,属于改革的“现在进行时”。这主要是因为:从紧迫性和操作性两方面看,这些领域的改革除户籍制度改革外主要涉及的是“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特别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是最紧迫、最容易见效、共识较多的改革,其较易操作,短期效果也会很明显。户籍制度改革关系到城镇化这一最大内需的释放、二元结构转型及社会公平和稳定,可以说是最紧迫的改革之一,其短期和长期效果都会很明显,因此,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是明后年的“现在进行时改革”。政府行政改革、金融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已有很好的基础,今年新一届政府上任伊始就以着力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入手推进行政审批改革、金融领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民间资本的活力,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明后年应继续加大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力度,形成改革的聚集效应。从治理雾霾和生态保护的角度,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时不我待,改革的共识越来越多,而且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是加快推进资源品价格改革好时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