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思想者论坛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我的“右派”经历

http://www.CRNTT.com   2010-08-09 12:50:14  


 
  副主任似乎对路旁社员们很不熟练的集体吃饭“展览”并不经意,没和任何人说话,一边走着一边只管向我们介绍公共食堂的优越性,他说,有了公共食堂,可以把各家各户的妇女从灶房解放出来,增加工农生产的劳动力。妇女只有参加生产劳动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另外,有了公共食堂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善社员的生活。这里不出产小麦,社员常年口粮是玉米,公社就从附近的产麦区换来一些白面,调剂主食的品种。另外公社还请在城里饭馆当过厨师的人到公共食堂做菜,公社提出“公共食堂饭馆化”,社员们不光吃大锅饭、大锅菜,逢年过节或来了亲朋好友,还可吃炒菜,食堂里有鱼有肉,花样品种很多,保证社员们吃饱吃好。

  说话工夫,副主任领着大家走进靠东头一个院落。正房三间,是公共食堂。靠西的两间是做饭做菜的灶间,灶台是洋灰抹的,大约刚建不久,没有油渍,很干净,对面案板上边挂着两条肉,总共不过三四斤,案板下边的水桶里还有活鱼,大多是一二斤重的草鱼,三个炊事员都结着围裙,一个炊事员正在案板上切土豆片;灶间东边的一间房里摆着两张方桌,两个炊事员正在方桌上择芹菜。看样子这个饭馆化的食堂并不是社员们公用的大食堂。眼见晌午了,没有给社员做午饭,准备的那些菜显然不是给社员吃的,而且灶间的锅若是给百十个社员做饭那就太小了。

  有人问:“饭菜还没有做好,为什么街上那些社员先吃上了?为什么不在食堂的院子里吃?却到街上吃?”

  副主任一笑,说:“他们那里是另外一个食堂。”

  “他们那里”的食堂没有领我们去看,我们看到的是并非社员们公共食堂的饭馆化的食堂。

  几次组织参观是为了用活生生的大好形势鼓舞劳教人员改造的信心,然而参观的结果却在人们的心里打上了很多问号,宣传的情况和人们亲眼看到的实际差别太大了。

  1959年的下半年,报纸上、广播里工农业生产持续大跃进,农业的高产喜讯频传,但农场里劳教人员的主食却开始加入代用食物,主要是黄蓿。这是滨海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能在含盐较高的土壤里生长,类似蒿子,其籽粒含油,可食用。农场将其籽粒及部分细茎杆烘干,粉碎,过筛成面,加入农场的主食——大米面里,蒸饼子吃。还试制稻草面,将稻草切成段,烘干后,粉碎、过筛成面后加入主食里。但人们吃了大便干燥,而且医务人员说稻草面没有什么营养,以后就只作饲料,不做人的主食了。

  到了1960年,粮食供应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社会上风行“瓜菜代”,以瓜菜代粮食。农场这里是盐碱地,瓜菜生产不多,便在代用主食上作文章。医务所有个医生(医大毕业以后曾长期从事医务工作的劳教人员)提出,稻谷加工后的三个部分:大米、稻糠、稻壳,其中稻壳的营养最丰富,建议把过去丢弃的稻壳利用起来,制成稻壳粉,代替大米面,既可节约大米又能增加营养。场领导十分高兴地采纳了这项建议,在全场大搞稻壳粉。结果,不但没有给食用者增加营养,反而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于是灾难。

  人们吃了稻壳粉以后,普遍大便干燥,很多人解不出大便。但提议的医生认为,并非稻壳粉的问题,应该多喝水,多喝汤,增加体内水的供给,可是并无效果。初春时节,每天都有不少人,多时几十人光屁股躺在向阳的墙根下,因为没有排大便的药、械,医务所的人们,还找些帮忙的,用手指往外抠大便。痛苦的呻吟声夹杂着骂声,解不下大便的人骂提建议的医生提出缺德的建议,如果稻壳比大米营养还高,为什么你家里不吃稻壳吃大米?

  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副食又差,劳教人员中浮肿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由浮肿转干瘦,骨瘦如柴,凡是浮肿、干瘦的人都特别贪吃,解不下大便也要吃。在伙房打饭的时候,时常见到,有的人身子一栽倒下去,再也爬不起来,死掉了。在饥荒严重时期,农场一共饿死多少人不知道,因为八个队分在四个地方住,哪个队死了多少人从来不公布,只听基建队木工组的人说,有一阵子他们钉棺材供不上死人用。农场有个规定,劳教人员死了,给一口薄木板的棺材,这种棺材算上两头共有六块木板,拢起来用钉子一钉就成了,一天至少可以钉出十几口。木工组钉棺材供不上用,说明死人是不少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