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香港智库:经济繁荣不以伤害人类发展为代价

http://www.CRNTT.com   2016-01-29 00:20:58  


2016年亚洲全球对话嘉宾合影(中评社 杜博强摄)
  中评社香港1月29日电(记者 杜博强)由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Asia Global Institute)主办的2016年亚洲全球对话(Asia Global Dialogue)昨日在香港大学本部大楼陆佑堂举行。会上,前联合国副秘书长、亚洲环球研究所杰出成员诺琳•海泽尔(Noeleen Heyzer)、香港特别行政区环境局副局长陆恭蕙、国际数字商务及支付公司Ayannah首席执行官麦吉尔•普莱茨(Miguel Perez)等就“经济、可持续性和人类发展”议题发表了看法。三人都认为,在各国致力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发展的可持续性,让发展不以伤害人类发展(human development)为代价,确定以人为本(human-centred)的发展观念。

  诺琳•海泽尔提出了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坏的“3P”原则,即人的发展(people)、环境和谐(planet)和经济繁荣(prosperity)。她指出,目前亚洲在人类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通过提供教育、增加医疗保障和提高收入等手段,亚洲已经实现了大面积的脱贫,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正在扩大,亚洲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人类发展的重镇。但同时,亚洲依然面临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全世界依然有70%的贫困人口在亚洲。因此,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达到发展的目标就非常重要。

  诺琳•海泽尔举例说,如果一国的GDP增长是以雇佣非法移民进行高强度劳作的方式实现的,那么这其实是对人类发展(human development)的伤害,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她认为,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其中一个方向就是科技发展和创新。诺琳•海泽尔表示,虽然新科技的出现可能会使机器替代工人,导致一部分人的失业,但是可以对科技善加利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陆恭蕙比较了亚洲几个主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她认为,中国过去30年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的环境后果,例如严重的污染和废物问题等等。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个人成长伴随经济起飞的这一代年轻人的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当他们步入老年可能会需要更多的健康护理。因此,这也提醒我们,不可持续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中国第一次在五年规划当中清晰明确地把清洁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目标,也是恰逢其时。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