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IMF请重新定位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12-02-04 09:16:09  


  中评社北京2月4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在各种场合呼吁为欧债危机的种子基金注资。刚刚闭幕的欧盟峰会通过了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并提前一年启动。欧元区官员称欧洲计划向IMF增加约2500亿美元注资,作为提前一年实施的欧债稳定机制的种子基金,剩下的3500亿欧元需要全球其他地区补全。IMF官员认为,可能需要额外5,000亿至6,000亿美元的资金来帮助对抗欧债危机,希望在近期召开的G20财长会议上寻求巴西、中国以及石油输出国等支持。

  笔者认为,IMF需要调整在欧债危机中所扮演的“融资”平台角色。因为现有的资金基础“相形见绌”,在过去几个月中,IMF一直在寻求增加融资来源。借助多边机构的优势,IMF在所有成员国和全球范围内为欧洲银行的到期债务筹措资金,仅维持“太大不能倒”的银行不被违约,也远非解救欧债危机的正道,而且也维持不了全球稳定。维护全球稳定的方式要具有合理性和针对性。IMF的职能是维护全球的经济稳定。要发挥“稳定”的作用,其手段、方式必须得“对症下药”。由欧洲各国扭曲的财政体制以及全球大银行自我膨胀共同作用下酿成的债务危机的解决方式,必须针对危机形成的两大原因开刀。

  由于英国的反对,欧盟没能达成财政体制改革的一致意见。但欧元区至少已面对现实了。已就《财政契约》达成共识,虽然各国财政削减政策和财政一体化改革举步维艰,但各国已不得不忍痛开始动手切除这个体制“毒瘤”。这个“手术”,短期内可防止债务规模扩大,中长期“手术”成功后,可防止危机蔓延侵蚀货币联盟的基础,避免欧元解体带来全球更大的震荡,从根本上回归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增长的正常轨道。

  但是,危机的另一主要始作俑者大银行也必须动“手术”。要防止“太大不能倒”的银行可能带来的巨大的系统风险,不是继续通过资金来维系其巨大的流动性需求和海市蜃楼般的虚拟资产巨大规模,而是应将高风险的大银行拆分成低风险的规模相对缩小的银行,以大大降低系统风险。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