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谁应该领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http://www.CRNTT.com   2011-06-01 14:11:31  


2011年5月25日,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当日,拉加德宣布候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一职。新华社/路透
  中评社北京6月1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资本形成和增长理论教授杰弗里.弗兰克尔的文章“谁应该领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者认为,因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而应该选择一名欧洲人为IMF总裁是错误的,不幸的是,这个职位很有可能再次落入欧洲人的手中。

  每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遴选新总裁时,总有人抱怨人选早该来自新兴市场国家。但抱怨并不能改变60年的不公平传统——由欧洲人领导IMF,美国人执掌世界银行。只有当新兴市场国家联合起来支持一个人选时,才有机会争取到这个职位。

  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这一回也不太可能出现。 因此,这个职位很有可能再次落入欧洲人的手中。毕竟,以候选人的才能而不是其国籍来挑选IMF总裁的这个不时被强调的原则,并不意味着必须乖离惯例。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欧洲的选择)就很有才能和让人印象深刻。

  但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应该选择一名欧洲人为IMF总裁的原因却是错误的(拉加德自己似乎也认同这个观点)。

  欧洲已经不能再声称自己拥有最好、最有经验的人才来执行国际货币制度。有一段时期,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一点事实根据。例如,在80年代,当巨大的预算赤字,甚至是恶性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横行时,IMF是由来自法国的非常能干总裁掌管。但那段时期早已经成了历史。

  欧洲在三方面已经不能再自称在人才和责任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首先,在过去10年,许多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在管理它们的经济上表现比欧洲更出色。这些国家不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在上一次大扩张时累积了巨大的预算赤字,并最终导致了目前管理不当的主权债务危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