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IMF请重新定位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12-02-04 09:16:09  


 
  1998年,长期投资资本公司因投资俄罗斯国债失败而破产,格林斯潘组织了23家长期投资资本公司的债权银行,推动豁免债务的大规模债务重组,避免了一场由俄罗斯国家破产引发的银行危机。IMF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担当格老当年的角色。当年是23家银行面对俄罗斯一国的债务违约破产,现在的全球银行面对欧元区至少8个国家的破产违约风险。IMF要维护稳定,现在最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就是组织各国债务的债权银行大规模免债重组,包括银行相互间的拆借和负债的重组,与欧债的免债重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比较平稳地实现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最终避免系统性银行危机的爆发。

  这个双管齐下的药方,直接对准了欧债危机的根源,要求IMF迅速调整角色定位,发挥多边金融机构的国际性作用,推动全球的银行转往从根本上务实较快解决欧债危机的重组的生路。事实上,IMF若是仅仅作为“融资”平台的角色,很难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资金筹措也会遭遇困扰。比如,对于需要全球其他地区补全的欧债稳定机制的3,500亿美元注资,二十国集团(G20)内部始终争议不断。英国和其他G20政府希望欧元区提高自己援助储备金的借贷能力,确保援助资金不会是欧元区用于解决自身货币稳定性问题的替补手段。目前德国也仍反对此举。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已把话挑明了,不会花一分美国纳税人的钱去救助欧洲债务,欧洲国家足够富有,应该可以自己解决债务问题。美国财政部近日更明示,美国并没有计划为IMF寻找额外资金。

  中国、日本和巴西等国虽多次表示考虑增加注资的意愿,但前提条件是欧洲尽快为解决债务危机拿出治本之策来。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看见既治标又治本的欧债危机解救之道,这些国家的注资岂不是丢进了无底洞,有去无回血本无归?那样的话,注资意愿是不可能付之行动的。对此,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古川元久在1月28日的“2012年全球经济展望”论坛上说得再明白不过,如果没有欧洲采取强劲的措施,发展中国家就不愿意向IMF提供认捐了,即便IMF是非常有担保的债权人,也是如此。欧洲人要做出最大的努力,采取最果断的措施,只有这样,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和其他的国际社会的成员才愿意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支持它。

  IMF也承认,在全球金融领导人无法就是否向IMF增加注资达成共识之前,IMF理事会无法就新的资金来源找到共同点。

  到了全面调整解决欧债危机思路的时候了。在短期注入流动性防止发生立即违约的同时,一定要把治本之策提上议事日程。而根治欧债危机,必须减“赤”和“免”债两手并举。IMF要真正担当起维护稳定全球的重任,必须变筹资者的角色为银行“免”债重组的组织者角色,才有可能。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左晓蕾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