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2009:“胡马会”或是美好愿景

http://www.CRNTT.com   2009-02-12 09:04:51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与亚太区域研究所所长林德昌。
 
  两岸三通能否畅通?

  张五岳:未来在两岸三通议题上,只剩下最后一项,也就是在今年内完成两岸空运航权谈判,将目前的“平日包机”变成“定期航班”。

  大多数人在谈到两岸三通时,都着重在经济层面与政治层面的论述,但两岸三通最重大的意义主要在于两岸的社会层面的交流,或者说,两岸人民长期隔阂的心理距离是否能够透过三通而达到真正的情感与利益相通。

  长期以来,两岸关系始终停留在单向、间接、局部的互动交流,虽然维护与增进两岸人民的福祉与利益经常作为两岸执政者主要的诉求,但一般老百姓对此幷 未有太多实质的感受。两岸三通不仅是将两岸关系变成双向、直接、全面,更重要的是,两岸关系只有回归到以人民作为交流的主体,透过两岸人民彼此正确认知以 增进人民的感情,具体维护人民的权益作为判准,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符合人民所期待的两岸关系。

  大陆媒体会在台落地吗?

  林德昌:过去8年,台湾在民进党的执政下,两岸关系的发展停滞,进而影响到两岸媒体的交流:第一,媒体交流一直受到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制约;第二,媒体的交流依然呈现不对称的局面。

  自2000年以来,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仅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5家。而只要台湾媒体的申请在大陆驻 点采访,原则上幷无数目的限制。目前已批准在大陆驻点采访的台湾媒体,则共有13家。2008年9月,台湾恢复了中断三年的新华社驻点采访;12月,福建 日报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卫视,亦各派两名记者赴台驻点采访。这象征着两岸关系的改善,乃是强化两岸媒体交流的必要条件。

  自2008年5月马政府成立以来,透过11月间“两会”四项协议的签署,两岸经贸和民间交流获得了重大的突破与改善。但在两岸新闻媒体的交流方面, 一直仍未见有更深层次的讨论与协商。展望2009年,在两岸关系良好氛围的前提下,两岸新闻交流应可逐步走向常态化。首先,开放新闻工作人员常驻采访的问 题,应于今年内获得解决。其次,关于两岸电视频道相互落地,以及报刊的相互发行等,亦将逐渐获得重视与讨论。 

(《南方周末》2009年005期《叩问台海2009:“胡马会”或是美好愿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