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两岸高职院校渴望尽快尽早“结婚”

http://www.CRNTT.com   2008-12-02 00:04:55  


两岸教育的进一步开放已成为大势所趋。
  中评社北京12月2日讯/中国青年报刊载记者谢湘关于2008苏台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的报道文章,介绍了两岸教育界急切期待合作的心态。全文如下:
  
  两岸高职交流迈入新历程 

  11月26日上午,浓浓的晨雾弥漫在江南大地。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台办、昆山市政府支持、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主办的2008苏台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在江苏昆山时代宾馆6楼会议室举行。 

  会议的规模并不大,主要是来自江苏的30余所职业院校和台湾的12所职业院校的代表;会议的时间也不长,仅仅一天,然而分量却显得不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纷纷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 

  在伯雄专用信笺上,吴伯雄先生这样写道,在两岸关系已迈入新历程的关键时刻,此一盛会当能强化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提升高职教育境界。谨此表达由衷的祝福,敬祝大会顺利成功! 

  宋楚瑜的祝愿是:祝荟萃群英,论坛扬声,为两岸职业教育开创合作互惠新局,为中华民族培育更优秀之专业人才。 

  陈云林会长则在有亲笔署名的贺信中指出,此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论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增进两岸职业教育界的相互了解,推动两岸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两岸教育交流搭建了又一平台。 

  他表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将继续秉持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之宗旨,与两岸职业教育界一起,加强联系,互箴互勉,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小小规模的两岸高职教育论坛之所以会受到两岸高层人士的如此重视,首先在于这一论坛的召开正处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海峡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两岸“三通”迈出重要步伐的大背景之下。 

  其次是昆山这个台资企业密集的城市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地域,30年中先后冒出了3200多家台资企业,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已经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巨变的一个缩影。 

  从“渴望派对”到“集体结婚” 

  台湾高职有备而来 

  论坛安排了一个特别议程:让12所台湾高职院校的代表在主席台上一字排开,公开亮相,每位代表可以用5分钟来介绍自己的学院。 

  “我是‘单身未婚’,希望今天有人能看上我,和我派对。” 

  齐耳短发、身着浅灰女西装,显得精干而职业的台湾环球技术学院国际事务中心主任陈盈,在做完学院的简短介绍后,手持麦克,口出“惊人之语”。 

  台下的代表当即报以热烈掌声。大家都明白她抛出这个“绣球”的真实意思,是想在大陆寻找一个情投意合的院校做合作伙伴。 

  看到会场上气氛热烈,会议主持人、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院长郑家泰一个劲儿地挥舞双手,劝导两岸代表“相亲”,千万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最好只选择一两家作为合作伙伴关系。 

  台湾的代表显然是有备而来。昆山科技大学秘书室秘书庄岳峰拿出他们来大陆前早已准备好的30多份中文简体版和繁体版的《学术合作协议书》,要求与大陆的与会院校一对一签订协议;办学仅有7年历史的台湾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女校长黄韶颜私下也同样准备了一套具有简繁两种文本的合作协议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