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尹茂祥:台湾年轻世代 政治认同现状与特点

http://www.CRNTT.com   2016-06-19 00:02:52  


 
  (一)在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推动岛内青年认同的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 ⑫这一论述充分展现了大陆对于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自信与道路自信。1979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尤其是2008年国民党在台重新执政,两岸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两岸关系安定祥和,处于60年来最好的状态。应该说,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时期,也是历史上最关注台湾、最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期。尽管目前两岸关系发展遇到波折和困难,岛内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偏差,我们更应坚定信念、保持定力、着眼未来,相信时间站在大陆一边,相信两岸关系的主动权在大陆一边。为此,大陆要继续壮大自身实力,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政治和谐、社会文明,增加自身解决台湾问题的筹码和对岛内民众的吸引力。

  建构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是一个长期过程,最终还需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实现。近年来,台湾社会在政治生态与社情民意方面出现了波折甚至倒退,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这非但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失败,相反正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体现。“台湾社会两岸认同撕裂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还是需要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⑬为此,就是要紧紧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加强双方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统一的认同,不断为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交流交往中增强两岸命运共同体观念

  “解决两岸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交流”⑭,同样,解决两岸认同问题也必须依靠交流、交流、再交流。尽管从现实考察,两岸交流并不必然导致双方认同的拉近,但我们不应以此怀疑或否定交流的作用。尤其在目前两岸互信不足的情况下,持续的青年交流尤显必要。本人直接从事两岸交流工作多年,见证了这几年两岸青年交流的活跃与进步,但也发现了“三多两带”等问题,即“精英多于大众、蓝营多于绿营、形式多于内容”,“旅游带动交流、老师带领学生”,台湾青年来大陆或大陆青年去台湾大多是通过旅行社或跟随老师、学者组团参访,多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旅游等规定动作为主,所见所闻大多受到“团长”的影响,导致交流表面化、浅层次。笔者建议,未来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力避以上弊端,打造“与时俱进、形式创新、内容丰富、价值导向”的交流新模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