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智库杂志:台湾“课纲微调” 缘何遭到反对

http://www.CRNTT.com   2015-12-07 00:08:55  


台独势力欲利用“课纲微调”的机会,蛊惑青少年,用心极其险恶。
  中评社香港12月7日电/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李理博士,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1月号发表专文《“课纲微调”缘何遭到反对》,作者认为:“教育是影响形塑人民知识、意识及生活模式的重要手段。台湾自李登辉执政以来的一系列带有明显‘去中国化’的教育改革,使台湾人不认同中华民族的意识大大提升。马英九执政以后,台湾教育部门在2012年对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进行小幅度的修改,但课程纲要中一些实质性错误并没有进行修正。2014年台湾的教育部门就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存在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知识点进行修改,结果引来各方面的反对,特别是台湾史学界的二百多位教授联名反对课纲的微调,不能不让人十分担忧。明年台湾可能实现执政党的轮替,民进党重新执政以后,可能会在历史教科书上再做手脚,故研究2014年课程纲要微调之具体内容,指出反对者的险恶用心,在目前的情势下显得十分必要。”文章内容如下:

  “去中国化”的台湾历史教科书变迁

  国民党退据台湾后的1945—1990年代之间,台湾高中的历史课程纲要,台湾史穿插在中国史的明末清初、1894年甲午战争前后、1945年后的“‘中华民国’在台湾”等部分,没有单独成册,这表明此时代主流史观中,台湾史完全是中国史的一部分。这种历史教育,培育了台湾人的中华民族史观,为两岸认同一个中国奠定了文化基础。

  1994年的初中课程标准中,设置了“认识台湾(历史篇)”。此课程的设置和教科书的撰写,将使台湾史课程以独立的历史分科开始出现。2000年民进党开始执政后,加速推动“去中国化”的历程。同年台湾公布了《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将以前的公民、历史、地理三科合并为“社会科”,中、小学历史学科消亡。同时,以与“九年一贯”衔接为由,开始加快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造。2003年9月,台湾发表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纲要草案》,该草案基本上以杜正胜的“同心圆理论”为框架,将中国史中的明代中期以后、清史、民国史全部放入“世界史”。 2004年陈水扁再次当选后11月,教育部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重新修订的“课纲草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