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智库杂志:台湾“课纲微调” 缘何遭到反对

http://www.CRNTT.com   2015-12-07 00:08:55  


 
  3、从“单元主题的重点”分析

  2014年台湾史课程纲要单元主题的“重点”也进行修正,此部分最重大的调整修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在第三单元部分上加了“台人与抗日战争”。台湾自日本进据台湾开始,就开始了长期近五十年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斗争。此斗争前期为武装抗日,后期为非武装抗日。台湾的武装抗日,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原点,更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在此处加上此条,即符合历史史实,也便于学生瞭解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反抗情况。第二在第四单元部分,加上了诸如“光复”、“制宪”、“二二八事件”、“政府迁台”、“土地改革”、“地方自治”、“白色恐怖”、“保钓事件”等具体的事件及政策性的史实。这样微后的课纲更强化了“台湾主体性”。

  4、从单元“说明”的内容分析

  单元“说明”是就此单元的内容进行具体阐释的指导,此部分内容较2012年的课程纲要更为细致具体,除上述“单元、主题、重点”已经微调的内容外,主要增加的内容如下:

  ⑴说明汉人来台、澎的缘由与经过,如宋元对澎湖的经营及明代颜思齐、郑芝龙来台,并说明原住民族和汉人的互动。(第一单元)

  ⑵说明清廷在台湾的现代化建设如电报、教育和铁路,使台湾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省分。(第二单元)

  ⑶台湾与甲午战后晚清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之互动包括孙中山来台寻求台人支持,以及台人参与革命及“中华民国”之建立。(第三单元)

  ⑷说明“中华民国”宣布对日抗战并声明废除马关条约、抗战中军民死伤惨重,以及台人李友邦等赴大陆参与抗战。(第三单元)

  ⑸说明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内容与“中华民国”政府光复台湾。并叙述“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与台湾代表的参与。(第四单元)

  ⑹说明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的过程与影响,以及政府推动地方自治的过程及其对民主发展的意义。(第四单元)

  ⑺说明台海对峙、八二三炮战、反共政策与白色恐怖。(第四单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