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智库杂志:台湾“课纲微调” 缘何遭到反对

http://www.CRNTT.com   2015-12-07 00:08:55  


 
  ⑻说明十大建设、科学园区、资讯业的发展:并介绍此联合会重要经济政策推手职孙运政睿等。(第四单元)

  ⑼叙述此时期两岸关系的演变及具有影响性的重要大事件,从三不政策、开放探亲、国统纲领、辜汪会谈、飞弹危机到世界分工体系下的两岸经贸关系。(第四单元)

  ⑽说明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保存与创新,以及文化的多元发展。(第四单元)

  从上述新增加内容分析来看,此版课程纲要更强调了汉人来台及清时期台湾在中国各省中的先进地位,在日据时期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互动及台湾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彰显了台湾人民的主体性,及对日抗战与台湾的关系及台湾人民的贡献。特别是第四单元说明内容明显增加,使战后台湾的历史更加完整丰满。

  通过以上分析来看,此次修订的课程纲要,对台湾史实有了更为准确细致的说明,也显示其以台湾为主体性的台湾史特色。但这样的课纲微调却遭到台湾各界的反对,特别是台湾历史学界的学者们参与其中,不能不说是“台独”的意识形态在作怪。回溯台湾从李、扁时代的对台湾历史教科书的操弄,从初中“认识台湾(历史篇)”的独立成册,到小学、初中至到高中的台湾史的独立,已经将台湾史完全与中国史脱离开来,成为独立的历史学科,这本身是历史意识形态上的“台独意识”。现在台湾的高、中小学教科书中,台湾史并没有回归到中国史中,这次微调也主要增加了更加符合历史史实的内容及强调台湾的主体性,尽管这样,台独势力依然想利用此次机会,煽动单纯的庶民,蛊惑朴素的青少年,让原本纯真受教的学子,沦于台湾政客的斗争急先锋,这种状况令人忧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