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自由中国之雷震:所主张的和反对的

http://www.CRNTT.com   2013-07-13 08:20:04  


 
雷震VS蒋氏:训政还是宪政,仅为行宪时间表的冲突?

  腾讯文化:我们讲这些批评,都是“书生论政”,但雷震不是书生,是一个政治人物,或者至少是一个亦政亦学的人。

  范泓:是的,我始终把雷震定义为一个政治人物,雷震从政和其他学人从政不一样,王世杰、蒋廷黻、欧文浩,他们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有巨大的成就。雷震不是,他是一个中学校长,在学术上没有任何成就,有宪政理念,接受的是宪政教育。

  腾讯文化:所以他办报不在“书生论政”的行列,那他与国民党政权最本质的冲突是不是就只是一个“行宪”时间表的冲突?还是其他么?

  范泓:有两方面:一是50年代整个局势的原因,还有一个是个人的性格。现在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研究,一方面从时代的背景找原因,还会从个人方面找原因,张老师你觉得这样去看历史人物有没有道理?

  张耀杰:有,雷震自始至终是政治中人,是幕僚、帮忙的。真正的政治人物是蒋介石这样的人,虽然不反对宪政,但权力是第一位的,宪政是第二位的。于雷震而言,宪政是第一位的,权力是次要的,可要可不要。 

  腾讯文化:你把雷震定义为政治人物,蒋介石是政治人物,蒋介石把权力摆在第一位,雷震觉得宪政是最重要的,这种冲突是不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因为一个正掌握权力,一个是国策顾问的身份? 

  张耀杰:我觉得是性格问题,雷震是理想的、纯粹的政治人物,蒋介石是强权人物,政治是中性的,蒋介石不是中性的,蒋介石追求的是政治必须在我控制之下。蒋经国也是说,宪政的道理我明白,但从我这儿剥夺权力不可以,我死了,你们可以宪政。

  范泓:我觉得很多读者包括很多网友、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对蒋经国晚年进行高度评价,但要知道他是人治下的转变,不是制度的转变,开放党禁,而是人治下的决定。

  腾讯文化:回到1950年代《自由中国》与蒋介石政府的重大的思想分歧。雷震主张宪政,当时直接冲突的是蒋经国所主张的“三民主义”体系,我们知道“三民主义”代替宪法是从1927年就开始了的事情,胡汉民的理论是“宪法都不用订了”。问题是雷震此前没有反对过“三民主义”,为什么到台湾后冲突变得严重了?

  范泓:原来孙中山有一个时间表,多少年军政、然后训政,训政完后宪政。建国大纲领有一个方略,分为三步走。我现在所看到的事实是,如果把两个时代进行对比,和对岸进行对比,历史和今天相比,有时间表比没有时间表是进步的。清廷立宪也是有时间表的,一开始是9年,最后是6年,人家有时间表。我们没有时间表,至少要给一个时间表,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什么时间有一个变化。香港有一个表,说多少年以后进行全直选。 

  我们知道这是时间表是1947年行宪,但国共战争爆发,于是有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这个条例冻结了《中华民国宪法》的若干条款。这部宪法严格意义上讲不是针对台湾的,虽然当时台湾有18位代表参加了制宪,但这部宪法是针对整个大陆而制定的。

  国共内战打断中国人的第一次行宪,回到台湾政党轮替,他们是回归宪政,而不是实施宪政,这有区别。1947年以后始终在宪政体制下做事情,只是有一个最可怕的东西:一个是《戡乱条例》,一个是戒严令。戒严令对台湾来说有三次,这三次戒严令一戒就是38年之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的。国民党当时确实很困难,败走台湾,经济上没有钱,美国不支持。应该说是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挽救了台湾,比如陈诚、易中荣、蒋梦麟(搞三七五减租),还有三次土改,以日据时代的大企业跟地主置换,你把土地给我,我把水利厂给你,他从此成了资本家,不是地主。政府把土地拿过来,全部无偿给农民,农民可以三七五减租,不管收成不好,必须给37.5%。土改三步走,最后一步是耕者有其田。我认为这个政权之所以通过50年代的土改成功,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开始好转,是确立这个政权在台湾合法性的关键所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