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价值

http://www.CRNTT.com   2020-05-02 00:07:50  


 
  注释:

  ①(德)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9、20页。

  ②(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刘阳、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186页。

  ③(法)科耶夫等《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第20-33页。

  ④(日)内藤湖南《中国上古世》绪言,《内藤湖南全集》第11卷,筑摩书房,1969,转引自(日)内藤湖南研究会编着《内藤湖南的世界》,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第244页。

  ⑤(日)内藤湖南《新支那论》第五章《支那的国民性及其经济变化》,《内藤湖南全集》第11卷,转引自(日)内藤湖南研究会编着《内藤湖南的世界》,第244页。

  ⑥(德)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62-82页。

  ⑦(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33—152页。

  ⑧西格蒙德·纽曼区分了政党的“社会整体性”与“个别代表性”,转引自(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第20页。

  ⑨(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⑩王夫之:《礼记章句》,载王夫之:《船山全书》第4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471页。相关研究见谢茂松:《大臣之道:心性之学与理势合一》,北京:中华书局,2013,第91页。

  ⑪(德)马克思·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62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