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广西“贫民区”的无政府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10-06-24 06:39:16  


瞭望东方周刊201023期封面:“贫民区”的无政府生存
  中评社北京6月24日讯/广西来宾市凌窝,6月1日,因特大暴雨引发洪灾时,这个地势低洼的地方顿时汪洋一片,积水最深处达6米。当居民们用轮胎把孩子送到安全地带,给110打电话求救时,得到的回答居然是“要请示领导”,一小时后才回电话问是否还需要帮助。在凌窝,什么事都得靠自己,这是当地人早就习惯的生存方式。以下是此间《瞭望东方周刊》昨天登载的长篇纪实《“贫民区”的无政府生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开 | 广西来宾报道

  凌窝,这个拥有7000多人的居住区就像一个大坑,粘在广西来宾市市区板块的东南角。6月1日来宾市因特大暴雨引发洪灾时,这个地势低洼的地方顿时汪洋一片,积水最深处达6米。

  居民们用轮胎把孩子送到安全地带,给110打电话求救居然得到回答“要请示领导”,一小时后才回电话问是否还需要帮助。但大家并不因此抱怨。在凌窝什么事都得靠自己,这是当地人早就习惯的生存方式。

  因为,这里不是村庄也不是城镇,没有村委会也没有居委会。

  但洪水过后,居民们的抱怨却爆发了。“都怪韦森明(化名),要不是他堵了排水管,我们也不会被淹得那么惨??”

  这个韦森明,为了建新房把地基打在了凌窝唯一的排水沟渠上,排水沟因此被拦腰截断,导致排水沟上游成了一个不小的池塘---一个人造就的“堰塞湖”。

  可是肇事者韦森明比谁都委屈。

没有人告诉他这个地块有什么机关

  长长的土路足有五六里,这是凌窝的交通干道。路两旁居民自建的楼房挤挤挨挨、参差不齐,房前屋后到处是洪水退却后留下的绿油油的水葫芦,以及晾晒着的被水泡过的破旧家具。

  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凌窝不堪一击,居民自建的楼房倒塌了五六处,7000多人中有近2000人被围困在水中。其实,几乎每年的雨水期,凌窝都会遭水淹,所以这里的楼房有相当一部分是由4到6根混凝土柱子架空着的。

  就在暴雨前不久,韦森明才买了地,为建新房打起了地基。当时,住在地基附近的梁耀忠等居民还去跟他打了个招呼,毕竟以后大家就是邻居了。“谁想到当时还高高兴兴的,一打地基就堵了排水管呢?”村民们埋怨过后,还是有些同情。

  韦森明被公安部门叫去做了笔录,他觉得自己很无辜---毕竟他的地是花钱买来的,没有哪个部门告诉过他这个地块有什么机关和注意事项。

  “人家花了钱买了地,不能不让人家建房吧。”在凌窝,这是最简单的逻辑。“地产交易”全凭你情我愿,没有交易中心备案、监督和税收之说。

  据来宾市市政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韦森明的地基是加重附近洪水淤积的原因之一,但凌窝内涝除了旧城区的管道老化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人口密集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把当地4个溶洞都给堵死了,这对于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来宾市来说非常关键。

  来宾市兴宾区城东街道镇东社区书记郑文强说,30年前,凌窝还是一片荒地。改革开放后,来宾县其他乡镇的人来到这里务工、经商,慢慢地就落下脚。当时的凌窝属于一个名叫水落村的村庄,由于这块地方土地贫瘠,水落村的村民自然乐意出手。直到现在,凌窝的土地价格已经翻了几番,一块5米宽、12米长的土地已经涨到了几万元,仍有人愿意买卖。

  凌窝从一开始就是这样自然生存,从无规划。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