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陈来:国学依然是社会伦理的长久资源

http://www.CRNTT.com   2013-01-10 14:48:09  


 
语言学习还谈不上软实力

  东方早报: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有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以孔子来命名中国在海外的语言推广机构,可否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陈来:复兴我倒不敢说,这至少是中国政府对孔子在中华文化中地位的一种肯定或认可。对孔子来说,这不是现在的中国政府加给他的一个光环,而是对他在2500年历史中早已有的由历史所赋予的地位的重新认可,还是一个比较积极的认可。按照国际惯例,语言学院要用本国最有名的文化名人来命名,比如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都是用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伟人来命名。就这个方面来说,中文的海外学校,用孔子命名是最恰当的。

  对中国政府来讲,相对以往三十年我们对孔子所抱的一种暧昧的态度来讲,这是一个进步。

  东方早报:孔子学院发展这么快,有人认为,它不仅只是个语言培训机构,更是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一种软实力的输出。

  陈来:我觉得语言也谈不上是软实力。软实力主要讲文化里面的那些深刻的价值、审美,它特有的那些能吸引人的地方。

  现在的语言教学,对大多数国家来讲,是因为我们现在在世界经济上处于一个谁也不能忽视的地位,它必须要跟你打交道,而语言就是第一位的训练,所以没必要过于拔高对它的认识。

  来源:2013年01月10日09:41东方早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