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历史探究:谁该为国军守不住南京城道歉

http://www.CRNTT.com   2013-12-28 09:24:37  


  中评社北京12月28日讯/近日,在纪念南京保卫战76周年座谈会上,四名抗日老兵就“当年我们没守住南京”向南京人民道歉。揆诸史料,当年为何守不住南京,真该道歉者又是谁呢? 

从军事角度来看,南京在当时是守不住的

  南京保卫战系仓促应战,十几万部队系草草集结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上海与南京之间共设置了四道防线:“以上海、杭州湾为第一线,昆山、无锡、苏州、杭州一带为第二线,江阴、镇江为地三线,南京、京杭公路(恩宁杭公路)为第四线。”但大部分力量集中于淞沪第一线。

  1937年11月中旬上海沦陷后国军全线退败,日军紧随进犯,轻松突破第二、三道防线后,直逼南京。南京保卫战遂仓促提上日程。

  彼时,国军精锐损失严重,后撤部队亟需修整,国民政府基本处于无兵可调之状态。仓促间乃至不得不将在淞沪担任掩护撤退任务的第七十四军、第六十六军、第八十三军调到南京周边稍加修整后参战。种种拼凑,南京周围始得以草草集结起十几万部队。

  临时集结之部队,多残缺不全,新兵多,战斗力下降得很厉害

  这些刚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部队存在两个严重问题:

  一是很多部队残缺不全。据时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的谭道平回忆:“我天天在经手办理调动部队移上前线去作战的工作,在字面上明明是一个师或者是一个军开上去,可实际上兵员只不过一个营的模样。同时,没有大炮,步枪也不整齐。”

  二是“此番防护首都部队,多系历经战斗损失重大,老兵缺少”,虽然有新兵补充,但战斗力严重下降。第2军团第41师丁治盘在战后痛心总结:“一月以前老兵已被抽调,新兵入伍者不足一月,在被抽之老兵补充他师,情感既殊,仅作新兵之用,在被抽之师,则以多数新兵羼人,有不教是弃之苦,以故本师此次战斗,干部老兵为新兵装枪者有之,为新兵选地形者有之,挈新兵前进者有之,而老兵干部伤亡遂重矣。老兵常于战后啼血而道曰‘敌则易击,惜我新兵多累耳’。”

  另外,新兵过多还带来了统率的问题:“新补士兵未受训练即加入火线,官兵多不认识,一遇敌机敌炮,相率复溃,致无法统御,实为固守南京之计划重大打击。”尽管如此,能够补充新兵之部队已属难得,更多的部队是屡经战阵却未得一兵一卒之补充。粗略统计,十余万守城士兵中,至少三万以上是新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