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历史探究:谁该为国军守不住南京城道歉

http://www.CRNTT.com   2013-12-28 09:24:37  


日军冲破中华门防线
 
  守城部队之战前准备,同样存在诸多问题

  因系仓促应战,且多数部队是从外地临时调来,遂造成了各方面战争准备明显不足:

  首先,对地形和敌情不了解。“各部到达南京为时过迟,对于地形之认识、工事之赶筑,皆迫不及待。官兵体力精神俱感疲弊〔惫〕,故对于敌情搜索,殊欠周密。而旺盛企图心及机动力更为缺乏。”

  其次,兵力与工事不相称。南京城内外有很多防护永久工事,这些“工事虽早经构筑,但正面过广,与兵力不相称,临时土工兴筑不多,新兵又不知利用,处处呈遭遭状态,以致不能演成阵地战。”

  再者,各部队之间缺乏协同作战能力。因为临时拼凑的部队原本分属不同的派系和地域,相互之间“缺乏互信观念,无独立作战精神,往往道听或悬揣友军情况之不利而自乱其作战步骤”。

  最主要的是,国民政府仓促“迁都”重庆带走大量交通工具,使得军需物资的运输出现了困难。1937年11月20日,鉴于日军已经兵临城下,国民政府决定放弃南京,正式迁都重庆。然而西迁过程中需要运送大量政府档案文件和相关物资及公务人员,为保证各政府部门的安全迁移,国民政府征集了600辆汽车和220余只民船,“国府西迁后,各项交通器材随之俱行。”尽管11月26日马超俊市长曾专电交通部,希望“西迁各船抵达后,即续回迁送难民。”但直到南京沦陷前,这些船只无一返回。因此,且不说南京城内的普通市民很少能有比较便利的交通工具逃离南京,即便军队所需枪支弹药运送都出现了困难:“国府西迁后,各项交通器材随之俱行,各军经上海撤退损失,亦所存无多。致弹药之补给、伤兵之救护,与夫抢堵城垣缺日材料之运输,俱极缓慢,一被突破,即有牵动全线之虞。”

  包括蒋介石在内,国军高级将领几乎无一人认为南京能够守得住

  因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国军高级将领中几乎无一人认为南京能守得住。据宋希濂回忆说:“蒋介石于十七、十八两日曾三次邀集何应钦、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王俊、刘斐、谷正伦等人开会。”除了唐生智之外,所有人都反对固守南京,他们的理由是:“第一,上海保卫战以后,应把持久战、消耗战略作为原则,不应争一个城市的得失,为了恢复在上海保卫战中丧失的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有必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在后方补充训练军队;第二,就地形而言,南京也是难守易攻的城市,依靠在上海保卫战中被打败而损失了战斗力的军队断不能守住。”因此,他们建议“只用少数兵力——最多六个团到十二个团——作象征性的守,并曾拟议为四川刘湘部的两个师担任。”

  后来因支持蒋介石坚守南京并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区司令官的唐生智,也认为南京是守不住的。他说:“南京的问题,的确不大好办,守是要守的,就是没有完整的部队来守。不过,依我的看法,可以派一个军长或总司令率领几个师来守卫南京,以阻止敌人迅速向我军进逼,而赢得时间,调整部队,以后再撤出南京,以拖住敌人。……南京我明知不可守,这是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的。当时,局势也很紧迫,没有充足的时间布置,民众工作和军队工作都没有基础。”

  即便是蒋介石本人,也同样认为“南京孤城不能守”。但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放弃南京,其11月17日日记云:“本日为南京固守与放弃问题踌躇再四,南京应固守乎?放弃乎?殊令人踌躇难决。”尽管如此,他所考虑的只是守多长时间的问题,而非守得住守不住的问题,他非常明白日军对南京的“奇袭与包抄战术”,也很清楚国军“士气不振、兵力薄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