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台湾人讲述真实的台湾(上)

http://www.CRNTT.com   2011-04-24 09:29:03  


 


台湾“独立媒体”生逢其时
 
  文_孙穷理

  兴起

  自1987年开放报禁后,台湾媒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在政治和商业力量的多重扭曲下,近年来“置入性营销”开始成为政府及商业介入媒体的宝剑,台湾媒体的公信力日益低落。

  面对大媒体的政治、商业垄断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陆续有媒体工作者利用新兴的网络平台架设网站、经营独立媒体。这种独立媒体在诞生之初,就以拒绝政治与商业的“置入性营销”为宗旨,坚持独立自主。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台湾的独立媒体从早期针对主流媒体不足这样的问题意识,逐渐面临自我“生存”与“主体性”的问题。

  说起独立媒体一词的出现,许多人会想到1999年美国西雅图反WTO示威中,透过网络,大量传递场外抗议信息的Independent Media Center。不过早在此之前,在网络平台上全球各地就已经有各种以社会运动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媒体在运作。

  而随着各种博客平台服务的普及化,一股被描述为“草根媒体”、“公民记者”的风潮,大约从2004年开始也席卷全球;到2008年之后,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站”使这个传播形式变得更简便也更个人化。

  中文的“独立媒体”一词,幷没有严格的定义,在这里谈到的“独立媒体”,是指起码具有一定的编审机制与团体运作的媒体组织,与较具有个人或平台色彩的“公民新闻”作一个区分。

  台湾的“独立媒体”,大致可分为商业媒体及非商业媒体两个类型。其中“商业媒体”指的是有一个主要的出资(筹款)者、形式上采取“卖广告”的商业模式生存,但是由于这种商业模式,还没有成熟,所以这些媒体目前都是处于“烧钱”状态。此外,也有从属于某一组织、公共电视,或者靠政府计划的生存模式。

  商业模式会受到出资者、广告主的影响,而从属性的媒体,则会受到组织的政策、需求、计划存续的影响,这些固然都是问题,但这些媒体存在的意义,在于除了那些有市场和国家(政党)背景的媒体之外,给个别工作者提供可以发挥的独立空间及资源。

  长相

  苦劳网是台湾一家成立于1997年的独立媒体,与其他类似媒体不同的地方是,它没有“出资者”,以非营利的方式经营,近年则以分布式的小额募款的生存方式为其维持独立。

  以2011年为例,在218万余(新台币)的总收入中,分散在200多位捐款者的募款金额171万余,占总收入比约78%,在维持“财务独立”的结构上来说,尚称健康;不过在扣除一般支出、一位行政人员的薪资之后,要支付约七到八位记者、相当于三到五个全职人员工作量的薪资是不够的。

  在有限的资源下,苦劳网拨出一笔一年48万新台币的基金(在台湾约相当于一个全职主流媒体记者再多一点点的薪水),交给参与核心工作的记者,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其分配方式。最后的决定是将这笔钱花在由记者轮流担任的“轮值主编”的工作上;而采访、撰稿仍是没有酬劳的。在这种条件下,记者必须有其他个人的“兼职”,或者在没有收入的情形下工作。这势必难以持久,造成苦劳网的记者流动率高,内部基本问题的沟通成本也增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